在《道藏》编撰整理之前,已有道士收集道书,最著名的是东晋的“郑隐藏书”。郑隐共收集道书261种,1299卷。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葛洪将“郑隐藏书”分为“道经”与“诸符”两大类。南北朝时期是道书撰著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道书的汇集整理也十分频繁。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得到宋明帝的支持,广罗各地道经,编成《三洞经书》,并撰《三洞经书目录》。《三洞经书》大约收集道书1228卷左右,为道教史上的第一部经书目录。陆修静还确立了道书的“三洞”分类法,后来补入“四辅”,称“三洞四辅”,这一分类法在后世的《道藏》编撰中一直被使用。现存之《道藏》是代版本,于永乐十七年开始编纂,结束于永乐二十年,由武当山任自垣主持编纂,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5305卷。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主编成《续道藏》。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1476种,5485卷,分装成512函,每函依《千字文》顺序编号,经板121589块。《道藏》中的各种典籍,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