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道家经典著作 > 老君内丹

经名:太上老君内丹经。一卷。不着作者。底本出处:明《 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讲述了练气修仙的方法。 《太上老君内丹经》的作者,可能为[唐]李筌的学生,其成书年代也应该在唐代,离李筌生活的时代不算太远。 有人认为:经中内容是《黄帝阴符经》的精炼版。

太上老君内丹经 解读(3)





原文:老君日:“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气,气中有气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

老君日:“长生之体,久视之门,洗心易行,乃成正真。然除想化物,要净六根,邪魔远离,众病无因;通幽显圣,无不成真。须明恍惚,辅弼帝君。太上曰:自己三清,何劳上望?自己老君,何劳外觅?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矣。

玄中有玄是我命:第一个玄字指太极、即大道,它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抱朴子内篇·畅言》:“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玄中有玄,这第二个玄字,应为玄牝,它源于第一个玄。玄,指代天地、阴阳、父精母血,天地、阴阳、父母交合能够产生新的生命。所以说:玄中有玄是我命。“玄中有玄”的另一解释是指人脑。《性命圭旨全书·乾坤交媾,去矿留金》“此处乃玄中玄,天中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脑血之琼房,魂精之玉宝,百灵之命宅,津液之山源,此正在两耳交通之穴,前明堂,后玉枕,上华盖,下绛宫,北极太渊之中,乃真一元神所居之室也。”又:玄与元同义。元中有元指元阴、元阳,它们禀赋先天元气而生,为一身生化动力,发源于命门,藏于丹田。元的本义是头,头中藏元神,主宰形体,故元中有元是我命。

命中有命是我形:按照道家的观点人的生命产生过程,有两次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次是父交合的精与卵及先气产生一个新的生命,这个生命的本质是精与气,这是此句中第一“命”的含义。当这个生命在母体中,十月怀胎成形,降生之后,得以呼吸后天呼吸之气,才被赋予第二次生命,到有第二次生命,人的形体长成,故曰:命中有名是我形。

形中有形是我精:等人体完全发育成熟,男子生精,女子生卵,一旦男女交合,则会产生下一代生命,形中有形是我精,是说成人体内产生的精与卵,精与卵包含着人体的全部生命信息。

精中有精是我气:这第一个“精”,乃人体交合之精,它可以生人;第二个“精”则是元精,它才是人体的真正精华,气功内丹的修炼,就是要使元精、元气、元神相合,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对此有论述:“神有元神,气有元气,精得无元精乎?盖精依气也,精实肾宫而气融之,故随气而升阳,为铅者,此也。精实而元气生,元阳不见,何益于我哉?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可见,精依气生,精气相生又可互相转比,所以,道家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交感之精顺之,则可生人,逆之则可化为元精、元气。

气中有气是我神:第一个“气”字是个含很广的概念:包括呼吸之气、元气、天地阴阳之气,腑脏之气。第二个“气”字则是能化神之气。《天仙正理·伍守虚注》:“神能入定则得静,入得三分五分定,便得三分之五静,常定则常静。神静定则气亦皆静定,气归神为一矣,即是气化神而成胎仙矣”神气合一,故曰气中有气是我神。

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第一个“神”字指人脑的思维感觉等功能,人的精神活动。第二“神”字,指人体禀赋的自然之道,即神气。《立教十五论》“夫大道无形,气之祖也,神之母也,神气是性命,性命是龙虎,龙虎是铅汞,铅汞是水火,水火是婴姹,婴姹是阴阳,真阴、真阳是神气。真阴、真阳与元神是一码事,又源于创化万物的神气,故曰: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礼记》“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蔗物露生。”而人是蔗物之一。因此,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的另一义是,有思维感觉之神而不用,顺乎自然地行事,才与创化万物的天道、神气合一。从修功的角度上说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境界,不用神而出神入化。故曰: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

久视之门:视的意思是话。久视:长生,不衰老。也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性命圭旨·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第三节口诀》:“仙谚曰:欲得长生,先须久视。久视于上丹田,则神长生;久视于中丹田,则气长生;久视于下丹田,则形长生。”这里改变了老子的意思,把久视当作一种内视的修法。

洗心:洗去平日的人世纷争的苦恼,排除杂念,内省《周易大传·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正真:即正一。正,不偏离,真、一,即无生无死、无始无终的大道。《南史·顾欣传》:“泥仙化,各是一术,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可见,正真即不偏离大道,得成正果。正真又指意念纯正、集中,行功中形神合一,处于空寂而又稳定协合的状态。《黄庭内景经·呼吸章》:“正一含华乃充盈。”《谭子化书》“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具有的,取所触相应六境、生长相应六识的功能。比如眼触所见之境、生眼识等 邪魔:指由于心念不正、不净,妨碍修功。包括各种不正确的意念、妄想,以及修功产生的各种令人心惊、心烦的幻觉等。《大珠禅师语录》:“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金刚经》“若以色见,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珠禅师语录》:“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阴魔,或起不起是烦恼魔。”三种情况都是说在修功时产生邪念,都是不清净、未持正念的表现。《智度论》:“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佛家认为魔有四种:一、烦恼魔,能恼害人心。二、五阴魔,能使四大不调。三、死魔,无常生灭,能断人命根。四、天魔,能扰乱进修,断人善根。《天仙正理》:“或见奇闻,或闻奇异,或有不善事物,或有可惧事物,或有生心妄念……或张妖邪魔力。”佛经、道书对各种邪魔的描述,其实都是心念不正产生的幻觉,其克服的办法是正心。《听心斋客问》:“凡有所象,皆是虚妄,乃自己识神所化;心若不动,见如不见,自然消灭,天魔可灭也。”这才是有切身体会的真知灼见。

通幽显圣:指修炼气功、内丹,到达高级层次,形神变化,自在无碍,获得多种神通和智慧。

:指道,又指先天神气,又指修行得道成仙。《太平经》:“守道不止,乃得仙不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

恍惚:恍惚一词,出于老子《道德经》,是他用于描述道体的:“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大道无形,但其中有物,有象,这就叫恍惚。后来的修道者,对此有发展,也用于描述修炼的过程。《道乡集》:“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无物,恍惚者谁?修丹者,修此恍惚;学道者,学此恍惚。”《石函记》:“恍惚杳冥二气精,能生万象合乾坤。“指气功中二气合和,至虚静的状态,也指意识活动无思欲,宁谧寂静,中和平稳的状态。《金仙证论·序炼丹第一》:“原乎先天之神炁。”原注:“何以谓之先天,当虚极恍惚之时是也。既知恍惚,是谁恍惚?此即先天之神也。恍惚之时,不觉真机自动,阳物勃然而举,此既先天之炁也。”可见,恍惚是说真阳,即先天神炁发动之时,后天气生,后天气接,二气相生、转化的状态,也就是《入药镜》:“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辅弼帝君:帝君,即帝一,指真意。《脉望》卷七:“雌一、雄一、帝一,谓之三一之道。”既元阴、元阳、真意(元神)《仙佛合·真意第二》:“元神真意本一物也。言元神亦可也,言真意亦可也。故真意即虚无中之正觉,所谓相知之微意是也。”辅弼帝君,即一旦真意出现,元阴、元阳合和、并与先天、后天元气合和,而得其道。

三清:道家认为,大道初始一炁化三清,即玄、元、始。《脉望》卷八:“大道始初,发生乎一炁。一炁分为玄、元、始。二炁、三炁,结为三清。”与此说相合,道教的最高神元始天尊也化为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这样就把一气化三清的玄学道理,用神象具象化了。三圣居三清境,在道教三十六天中仅次于大罗天之最高天界。此仙人所居清静境界也用于比喻元神所居的头脑应至清至洁。《黄庭内景经·梁丘子注》“三清之境有玉清·上清·太清。”

老君:《老子中经》“老君者天地之魂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左方。”左为阳,故主左,天主自然也。《真诰》:“老君者,太上之弟子也,年七岁而知长生之要,是以为太极真人。君曰:太极有四真人,老君处其左……”又:老君即老子,春秋末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教奉其为教主。著有《道德经》。“自己为老君”,意思是自身清净无为,顺任自然,与天道合一。

译文:太老君说:玄,即大道,是创生字审万物生命本原,玄中有玄牝,即阴阳、天地、父母的精卵,它们造就了我的生命。精、卵与先天元气的合和,使我具备全部生命信息,可是只有胎儿降生之后,开始呼吸后天之气,我的生命才真正开始,因为这时我的生命信息已经使我有了人的形体、意识。

当长大之后,性成熟使我的体内孕育了精子,精子包含了我的形体与精神的全部信息,是我的精华所在。在精子中包含着元精,它是由我的元气所生。这元气在静定中与神合一,成为神气,这种神气主宰着我的精神活动。在全部思维感觉等精神意识活动中,最深层的是元神,它是由创造万物的生命本原自然之道赋予的,它是一种神气。所以,只有元神才与自然之道相通、合一,不用识神,顺乎自然地行事,方能出神入化,与天道合为一体。因此说,道法自然。

太上老君说:要使身体长生,要找到长寿的决窍,关键是洗刷平时人世纷争留在头脑中的杂念,改变平时行为,退藏于密室内省。通过修炼才能够形神合一,得道长生。可是断灭世俗之想,转化平时形成的观念,就要让产生各种意识.杂念的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清净这样也就远离了由于心念不正、杂念干扰而产生的各种邪魔幻觉。各种妨碍修道的原因,也就得以消除。只要以正念常修不止,一定会有所成就,乃至得道成仙、通幽显圣,即形神变化无碍,显示各种神通、特异功能,都是真实不虚的。

必须明白道体是无形有物,恍惚不清的,自然无为的,修道的人在至虚至静之中,在恍恍惚惚之时,真意发动,与大道相合,元阴、元阳、元神和合,精、气、神混而为一。太上老君说:你自己心神清净,自然得道,何必费心向外驰求,祈求天神护佑呢?你自己顺任自然,就离大道不远,又何必费力到处寻觅呢?知道了道的本性与修行的道理,就心志专一、自然而然地照此修炼,管这种人就叫得道的人。



太上老君内丹经 竟   






太上老君内丹经解读(1)



太上老君内丹经解读(2)



太上老君内丹经解读(3)



太上老君内丹经解读(4)



太上老君内丹经浅析(上)



太上老君内丹经浅析(下)











修炼内丹的全过程(三转)






太上老君内丹经

返回 太上老君内丹经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