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道家经典著作 > 庄子

《应帝王》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分别和不同,世间的一切变化也都出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便是本篇的中心。什么样的人“应”成为“帝王”呢?那就是能够听任自然、顺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本篇表达了庄子无治主义的思想,主张为政之道,毋庸干涉,当顺人性之自然,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庄子 应帝王(1)

 齧(niè含义咬)缺问于王倪(1),四问而四不知。齧缺因跃而大喜(2),行以告蒲衣子(3)。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4)。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5),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6)。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7),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8),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译文]

【注释】

(1)齧缺、王倪:皆为虚拟人物。 (2) 因跃而大喜:读为“因大喜而跃”。 (3) 行以告:去告诉。蒲衣子:虚拟人物。 (4) 有虞氏:即舜。泰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5) 要人:要结人心。 (6)非人:指物,与人相对的外物。 (7)于于:安闲的样子。 (8)知:同“智”。情:实。

【译文】

齧缺向王倪请教,问了四次,王倪都回答说不知道。齧缺因此高兴得跳了起来,把这事告诉蒲衣子。蒲衣子说:“现在你才知道了吧,有虞氏不如泰氏。有虞氏还心怀仁义,以此要结人心,虽然也获得了人心,却未能超然物外,而泰氏睡眠时呼吸舒缓,醒来时悠闲自在,任人把自己称为马,或是牛,他的心智真实不虚,他的品德纯真高尚,丝毫没有受到外物的牵累。”肩吾见狂接舆。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1)?”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2),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3)。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4)?正而后行(5),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6),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7)。而曾二虫之无知!”

[译文]

【注释】

(1)日中始:虚拟人物。女:同“汝”,你。 (2) 君人者:国君。经、式、义、度:皆谓法度。义,读为“仪”。 (3) 欺德:虚伪骗人的言行。 (4) 治外:指用“经式仪度”来治理人的外表。 (5) 正而后行:自正而后化行天下。此“正”指无为。此“行”指自然。 (6)矰弋:捕鸟的器具。矰是鸟网,弋是系有丝绳的箭。 (7)鼷〔xī〕鼠:小鼠。熏凿:谓烟熏和挖掘。

【译文】

肩吾见到狂接舆,狂接舆说:“日中始对你都说了些什么?” 肩吾说:“他告诉我,那些做国君的,凭一己的想法制定各种法规,人们谁敢不听而归服呢?” 狂接舆说:“这是虚伪骗人的做法。他这样去治理天下,就如同在大海里开凿河道,让蚊虫背负大山一样,圣人治理天下,难道是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外表吗?圣人是先端正自己,而后才去感化他人,任凭人们能够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譬如鸟儿知道高高飞起来躲避罗网弓箭的伤害,鼷鼠知道深深藏在神坛下的洞穴中来避免烟熏挖掘的祸患,这难道能够说鸟和鼠是无知的吗?”

天根游于殷阳(1),至蓼水之上(2),适遭无名人而问焉(3),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4)!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5),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6),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7)。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8)?”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译文]

【注释】

(1)天根:虚假人物。殷阳:虚拟地名。 (2) 蓼〔liǎo〕水:虚拟水名。 (3) 无名人:虚拟人物。 (4) 不豫:不悦,不快。 (5) 为人:为友。 (6)莽眇之鸟:像鸟般的轻盈虚渺之气。 (7)圹埌〔kuànɡlàng〕:空旷寥阔。 (8)帠:“臬”为坏字,读作“寱”,“呓”的本字。

【译文】

天根在殷阳游览,走到蓼水岸边,恰巧碰见无名人,便问道:“请问治理天下的办法。” 无名人说:“走开!你这鄙陋的人,为何要问这些令人不快的问题!我正要和造物者结伴遨游,一旦厌烦就乘着像鸟一样轻盈清虚的气流,飞出天地四方之外,畅游于无何有之乡,歇息在广阔无边的旷野,你又为何要用治理天下的梦话来触动我的心呢?” 天根再次询问,无名人说:“你的心神要安于淡漠,你的形气要合于虚寂,顺着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掺杂私意,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庄子 章节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3-2023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