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道家经典著作 > 睡仙功

老华山派,非指元代郝大通创立大的华山派,可以说对睡功的研究最深入了。北宋华山派祖师陈抟(tuán )隐居华山,以麻衣道人为师,以吕洞宾为友,创立了华山派。 到1980年左右,华山睡仙派传到第41代掌门披露道人,其又把掌门传于徒弟“南云”。现经网上收集整理,转录如下。



综述



从人的一生来讲,一般寿命在七、八十岁左右,只有极少数人长寿过百岁。所以,古住今来的人们常有"人生苦短"的感慨。就这样短暂的人生,又有约1/3左右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剩下的可供我们享有人生的时间就更少了。从追求健康与长寿的目的出发,许多人进行各种锻炼,比如练气功,然而时间有限,工作与日常生活使我们挤不出太多时间练功,往往时间一紧,工作一忙,就把锻练时间冲掉了。所以许多练功者因此半途而废,甚为可惜。

实际上CN传统气功,甚至世界上其他一些修行术如瑜伽中都有利用睡眠时间来练功的方法,只是由于宗门内保守的原因,普通人知道的很少,或仅知皮毛,难以指导具体实践。

在CN传统气功流派中,华山派(指老华山派,非元代后郝大通所传之华山派),可以说对睡功的研究和修行最深入了。华山派祖师陈抟(御封道号希夷先生)在历史上即以“睡功”著名,他隐居华山,以麻衣道者为师,以吕洞宾为友,更常常一卧百余月不起。实际上,他的“睡”与常人不同,是一种上乘的气功修炼方法,是借睡修丹,陈抟祖师在睡眠时,往往呼吸止息,闭气胎息,数百日不饮不食,八脉俱无。其实从此功境来看,是胎圆神完入大定的境界。陈抟祖师赋诗述说此中滋味道:“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中常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我自幼身体羸弱,患有贫血症及先天性近视等多种疾病。六岁时,父亲携我前往临近的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游玩,途中与父亲走散,在一条偏僻的岔道上,看见一个道士躺在路边蒙头酣睡,我好奇地近前观看。其时正当七月,日头酷毒,我心中不忍见其暴晒,于是便从路旁折了一捧树枝为他遮阴。道士突然翻身坐起,哈哈大笑,细细说出我的姓名、年龄、父母等情况,一一准确无误,使我大为惊奇,道士又为我表演了搬运术和召禽兽术,于是我心生敬仰,拜于道士门下,方知道士道号浮游子,乃华山睡仙派第四十一代掌门人,因喜欢云游山水,徜徉烟霞,自称披霞道人.自拜在师尊门下,学习本门睡功心法,从师十二载,尽得真传,师赠道号南云,将华山睡仙派第四十二代掌门衣钵传付于我,自己则隐居修行。

华山睡仙派系五代末北宋初道教陈抟祖师所创,它融会了四川天道观何仙师(昌一)的“锁鼻飞精术”与佛教禅宗的心法,并经由陈抟祖师加以发展,完善而成。陈抟祖师在CN气功史上地位非常重要,他与吕洞宾等,共同将道教从重外丹服食转向了重内丹修炼,并创造性地将佛家功法与道家功法融合起来,引领了一代先河。华山派心法,虽以睡功为胜,更兼及坐功、动功、外丹服食、易数之学、符录术法、参禅顿悟等法门,流传后世更有相术、紫徽斗数、六壬、易卜等预测之学,实为一正宗传统大流派。千百年来,在宗门中单线传承,由于择人极严,故外界知者很少。甚至道教内部,对华山派的情况,也不甚清楚。

我承接衣钵后,披霞师嘱我勿拘泥于一派之学。于是经师傅同意,在大学期间,皈依了佛协理事能行法师学习临济禅.后又得遇藏密大德,藏语佛学院副院长,班禅的经师那仓·向巴昂翁活佛(七世)学习藏密心法,此外还向拉卜椤寺索南意希喇嘛、张竹斋先生等学习气功与术数之学。

在深圳工作期间,又与来华访问的印度瑜伽师斯瓦米·戈拉克尼期(Swami Goraknath )相互交流,方知瑜伽秘术中对睡功也有甚深研究,从中获益匪浅。

最近几年来,我只零星地向个别朋友与弟子传授了华山派的睡功,由于前来求学、交流的人日益增多,大家都建议我面向社会,公开传授睡功。我考虑到我所皈依的道佛两门,都以慈悲济世为宗旨,加上现在社会稳定,气功兴旺,于是征请了披霞等师傅的恩准,准予我将睡功千古之秘披露,以造福于社会与大众。

传统华山派的气功,是以丹道功为最重要的法门的。然而传统丹道功法,由于对练功者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说要禁欲了,要守戒了,要拜师了,每天要求的练功时间也比较长,并不适合一般的人修炼。所以在功法体系上,我主要以华山派睡功的心法为主,又融入了佛家禅宗、密宗,印度瑜伽术,西方心理疗法,东洋忍术等心要。在此基础上加以创编,整理出一套循序渐进,方便圆通的功法体系,这就是东方睡功体系,全称叫做《东方睡梦诸法成办功》。



道家睡功法

道家秘传睡功法诀,笔者整理为:“东首而寝,侧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龙之盘。一手屈肱枕头,一手直摩脐眼。一只脚伸,一只脚绻。神不外驰,炁自泰然。收神下藏丹田,二炁和合成丹。” 此诀大意是说:头靠东方而卧(东方为太阳出升之地,乃是生炁之所),侧着身体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道谚日: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炁机自然聚集泰定。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体内阴阳二燕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睡功起始,应当先睡心(收心养静),后睡眼(闭目入睡)。致虚之极,守静之笃。神炁自然归根,人于丹田之内;呼吸自然绵绵,归于元海之中。此时不必有心调息,而呼吸自会安定;不必用意伏炁,而炁机自然降伏。临醒之时,应当先醒眼(眼先醒来),后醒心(心生知觉)。然后慢慢展转身躯,方可起卧。睡功做到好处,自可入于大静,一念不生,心同虚空。其后如果能够放下身心,静定一场,还会出现其他良好效验,妙不可言。

以上道家睡功的法诀,非是一般的小法小术可以比拟,乃是主静立极的上乘大道。当初陈希夷(陈抟)祖师留其肉身于西岳华山,蒋青霞真人脱质升举于王屋山,都是修习睡功得道的古代仙真。 又,上古时代道家传有“宴息法”:每当夜晚之时,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住,息无所促,形无所动。只留些子元神元炁,相依相偎,如同炉中一点火种相似,绵绵不绝,若有若无。久久纯熟,自可达到“神满不思睡”的境地。所谓妨碍修炼之“睡魔”,亦不知不觉而消失。

陈抟老祖传有睡功秘诀三十二字,名日“蛰龙法”。其决日:“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吕纯阳祖师曾为之题诗云:“高枕终南万虑空,睡仙常卧白云中。梦魂暗人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修习道家睡功的人们,当由此参悟之。





睡仙功



侠门“睡仙功”为陈抟(希夷)祖师所创,本门先辈获得此功后加以珍藏,并将其收录于侠门内功秘法体系之中。后世的丹经武籍虽有所披露,但均不完整,有些内容亦系托名伪传,与原著多有不符。

服气导引术

修炼睡功,需要预备一间密不透风,清静于燥的卧室;要有一张铺盖舒适而柔软的床,和高约二寸的睡枕。每日练功前要宽衣解带,女性还要散发披肩;以使浑身舒畅,无为无欲,毫无束身之感。然后方可按照下列练功步骤和练功要领进行修炼。

1、调气:头朝南脚朝北正身仰卧,去枕。两眼轻闭,舌抵上腭。两手握固(即大拇指向掌心内屈,其余四指并拢卷握于大拇指之上),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距离身体两侧约五寸处。两大腿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约五寸许,两脚尖朝向左右。

按以上卧势躺好之后,排除各种杂念,专注于鼻子的自然呼吸,并将鼻息调节到细微绵长的状态,使两耳不闻其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共行360息。



2、接上式。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地凸起充满。稍停,再将腹部之气从口中细细吐出,不可一呼而尽,而且要使两耳不闻其声。一吸一吐为一息,共行180息。行息时的意念观想如下:

(1)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十五,两拳展指,在用鼻子缓缓吸气的同时,意念观想体外清气由两手十指吸入腹内(具体气行路线不要观想的太清楚。图1右上图)。

(2)每月的农历十六以后,两手握固,在用鼻子缓缓吸气时,不再进行意念观想。但在用口吐气时,意念观想腹中之气从两脚十趾呼出(具体气行路线不要观想的太清楚。图1右下图)。

收功时,两手握固,停止意念观想。在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凸起充满之后即闭气(口不吐气鼻不呼气);同时用心默数数字,以计算闭息的时间长短。当久不可耐时,仍从口中细细吐出。待呼吸调和平稳之后,即可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腹丹田,然后再下床收功。

注意:每次收功时只修闭气一次,并力求逐步延长闭气的时间。



原理与功效

调气亦称“调息”,为“睡仙功”的入手功夫。古人认为,由于人心念头依着事物,往往使心与息散乱游离,不能自主。虽能暂定,不久则复散乱。所以,运用调息的功夫,可以使心息相依,拴系念头,由散而定。

睡功修炼的关键,在于调和身心,顺其自然。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执意追求,应遵循古人所讲的“无与意争”。如果能在修炼调气时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排除各种不良的思想情绪和杂念,即可达到气顺体健之目的。故此,古人常以调气作为入静的辅助手段,由调气过渡到息调,皆为收心止念的过程。后来内丹修炼又将其称之为内呼吸。 调气的初期,虽然会略感不适,日久便会感到鼻息调和顺畅,气至形安。当练功进入较佳状态时,似觉云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浇灌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而且口中甘香多唾,饮食甘美,鼻息微细微长,绵绵不断。

行气亦称为“服气”、“食气”、“长息”,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导引的内修功夫。古人认为,行气之要在乎知门户出入焉。鼻者,天门也。亦称“天根”。《修真十书·外三要》载:“鼻通六腑,出者轻清之气,属阳,接其天,此乃天根”。口者,地户也。亦称“地根”。又说:“口通五脏,出者重浊之气,属阴;一切百谷诸味皆地之精,从口而入,与地相接,谓之地根”。所以,以鼻纳清气,以口吐浊气,则为顺气;反之则为逆气焉。故逆则壅塞,顺则宣通,此天地阴阳之理也。

在导引方面,陈抟根据人体“凡纳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的生理特点,结合“天人相应”的传统观念,运用月亮盈亏、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创编出这套行气导引术。 在八卦学说中,艮为鼻,兑为口,巽为手,震为足。而艮巽两卦互为意气,为阴中生阳;震兑两卦则互为魂魄,为阳中生阴。故此,当每月农历初一至十五前后,月亮阴消阳长的上弦月之际,鼻引清气,气从体外由两手十指吸入。当每月农历十六至二十三前后,月亮阳消阴长的下弦月之际,口吐浊气,气从两脚的十趾呼出。如此导引日久,借助大自然的阴阳运化之力贯通手足,即为下一步的胎息修炼打好了基础。



要领和注意

我国的道教修炼,非常重视气对人体生命的重要作用。孙思邈曾经讲到:养生修炼的方法虽然很多,而其下手之诀,皆不外呼吸作用。气存则人生,气竭则人死,呼吸所关,顾不重重欤!普通之人,徒知以口食谷,不知以鼻食气,虽终日呼吸不断,然此等呼吸,大多出多入少;粗而短,不能细而长;急而浅,不能缓而深;此乃修炼家之大忌也。晋代的养生名家葛洪,也特别推重行气之术。他在《抱朴子内篇·至理》中说道:“服药(指丹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古代世传的行气方法甚多,仅《云笈七签》就记载有数十家。具体方法虽然不一,但练功原则大致相同。均要求在行气之际,凝神净虑,专气致柔一乎吸吐纳时,要做到轻、缓、匀、长、深。 所谓的轻,即指呼吸轻细若无;所谓的缓,即指气息舒缓不躁;所谓的匀,即指节拍有致,不时粗时细;所谓的长,即指吸气的间隔时间要长;引气入鼻中而闭之,并以心数数,至二十、三十、五十乃至百至千,方可张口徐徐吐出。所谓的深,即指闭气之时使气渗透脏腑百脉,通润全身。此外,在修炼“服气导引术”期间,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练功时间应安排在每天的夜半后至日中前。即每天夜间的2时至午前的11时之间。此时天地运化之气为阳气,亦称生气;而午后13时至夜晚23时之间,天地运化之气为阴气,亦称死气。故服气吐纳的导引之气应采生气。

(2)当身体发热出汗时,要注意避风,以防风邪侵人体内,引发疾病。收功时切莫急于起身,应安心静卧片刻,以防心神不安,影响练功效果。

(3)握固是“睡仙功”中最主要的手诀。但在修炼初期,即修炼“服气导引术”之际,由于气道未通,应在导引之时开拳展指,严格按教材所示进行练功。待四肢气机畅通,掌中出汗,进入胎息的修持阶段之后,方可长期握固,不再展指。

(4)练功中忽有昏闷欲睡之感,即可睡觉,不必强为。若在昏闷之际强为,反而乱其心意;意邪气乱,失其正道也。这是初习“服气导引术”时应十分注意的地方。

(5)行气导引日久,感觉遍身湿润或出汗,毛孔张开,手足俱已通气之后,即是此术功成之效验。然后方可修炼“锁鼻胎息术”。





锁鼻胎息术

头南脚北正身仰卧,头下垫枕。两眼轻闭,舌抵上腭。两手握固,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离身体两侧约五寸处。两腿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约五寸许,脚尖朝向左右方(图4)。

按以上卧势躺好后,排除各种杂念,先叩齿36次(即两唇闭拢,上下齿互相叩击),然后再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并用意念导引至腹丹田内。

在用鼻子细细吸气的同时,腹部渐渐凸起充满,随后闭息,于心中数数,以计停息时间的长短。待体腔气闷,难以忍受之际,便从口中再细细吐出。如此练功为一遍,当调息平稳之后再练第二遍。练功遍数不限,但力求每次闭息的时间逐步延长;若能将闭息之数由百至千,且鼻下放羽毛而不晃动者,即胎息初成。

若依古人所言,修持者能闭息至二百五十数,即可华盖(眉)明,耳目聪,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便可长生矣。如继续坚持修持,可逐渐达到不再用口吐气,惟鼻中有绵绵短息的大成境界。



练功要领和注意事项

(1)此术务于每日夜半后至日中前生气时修炼,中后至夜半前死气时勿练。

(2)凡遇天阴、大雾、大风等恶劣气候,或室内太过寒冷时,暂停修炼。

(3)无论吸气或吐气,均要做到两耳不闻其声,使呼吸达到微细连绵状态。

(4)修炼胎息前,可暖一杯温酒饮之,能起到润六腑,引气开关,有益胎息修炼的作用。

(5)饮食上戒酸咸油腻之物,特别是猪肉和生水果,最为忌讳。

(6)进入“锁鼻胎息术”的修炼之后,便可配合“睡禅功”同时修持,“服气导引术”即可废弃不练。



修炼原理与功效

闭息之术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流传甚广的养生功,早在南朝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初唐《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均有记载,也是古人用以祛病疗疾的重要手段之一。

陈抟所传的这套“锁鼻胎息术”有所不同,其闭息原理不仅仅是为了使气渗透脏腑百脉,通润全身,而是在“服气导引术”的修炼基础上,力求人体的生命能量(内气)不外泄,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由此而作为延年益寿的根本。《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故《太微升玄经》云:“气绝曰死,气闭曰仙”。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因读了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养生要旨,便身体力行,勇于实践,先后治愈了多种疾病,屡获效验。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练功方法推荐给好友张安道。苏轼所推荐的乃是“胎息术”,系苏轼阅读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养生门第五篇“调气法”的心得体会。文中记述切实,颇合自然之理,文词朴实易懂,对我们理解陈抟的“锁鼻胎息术”有很大的参考和启迪作用。故摘录如下,以便参照领悟。

养生之方,以胎为本,此固不刊之语,更无可议。但以气若不闭,任其出入,则眇绵洗漭(guOng,m6ng,形容似水域那样广阔无边,空旷迷茫的意思),无卓然近效;待其兀然自住,恐终无此期。若闭而留之,不过三五十息,奔突而出;虽有微暖养下丹田,益不偿于损,决非度世之术。

近日深思,似有所得。盖因看孙真人养生门中第五篇,反复寻究,恐是如此。其略曰:和神养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许,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间,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chaj,蝎子类毒虫的古称)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

此一段要诀,弟且静心细意,字字研究看,既云闭气于胸膈中,令鼻端鸿毛不动,则初机之人安能持三百息之久哉!恐元(“元”通“原”)不闭鼻气,只以意坚守于胸膈中,令出入鼻似动不动,氤氲缈缈;如香炉盖上烟,汤瓶嘴上气, 自然出入,无呼吸之者,则鸿毛可以不动。

若心不起念,虽过三百息,可也。仍须一切依此本诀,卧而为之。仍须真以鸿毛粘着鼻端,以意守气于胸中,遇欲吸时,不免微吸,如此,出入元(原)不断,而鸿毛自不动,动亦极微。则又加意制勒之,以不动为度。虽云制勒,然终不闭,至数盲息。出者少,不出者多,则内守充盛,血脉流通,上下相灌输,而生理备矣。

兄悟此元(原)意,甚以为奇。恐是夜夜烧香,神启其心,自悟自证。适值痔疾及热甚,未能力行,亦时时小试,觉其理不谬。更俟疾平天凉,稍稍致力,续见效。当报弟,不可谓出意杜撰而轻之也。” 为了帮助理解苏轼所悟出的“出入原不断”和“然终不闭”之理,特摘录佛藏《安盘守意经》中有关调身调息方面的论述,以供参证。

“以谓凡出入鼻中而有声者,风也;虽无声而结滞不通者,喘也;虽无声亦不结滞,而犹粗悍不细者,气也。去是三者,乃谓之息。然后自鼻端至脐下,一二数之,至于十;周而复始,则有所系而趋于定。定则又数,以心随息,听其出入。如是反复调和,一定而不乱,则生灭道断,一切三昧,无不见前”。正如《道枢》所讲:“闭气者,非闭噎其气也,乃神定气和,绝思忘虑,使鼻之息悠然,若有若无”。即渐可达到呼吸之息氤氲布满身中,一开一阉,遍布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阖俱停的人定境界。



睡禅功

简介

1、蛰龙眠:头下垫枕,头东脚西,左侧身而卧,舌抵上腭。左臂屈肘枕头,右手掌心覆盖于脐腹处。左腿屈膝,右腿自然伸直,膝盖压在左腿膝盖稍上部位的大腿内侧(图5右图)。

卧姿躺好之后,先将双眼轻轻闭合,排除各种杂念,心系于息的往来,逐渐进入致虚静笃的禅定功态。

2、蟠龙眠:头下垫枕,头东脚西,右侧身而卧,舌抵上腭。右臂屈肘枕头。右掌心贴面颊(四指置于耳门旁,大拇指轻按耳后根处,使耳窍留空);左手掌指攀按右肩井穴。两腿卷曲相叠,膝盖弯曲上跷,愈接近肘部愈佳(图5左图)。卧姿躺好之后,先将双跟轻轻闭合,再将两目神光和神意寂照于腹丹田,专一凝神,心息相依,逐渐进入心空意凝的掸定功态。

修炼要领和注意事项

(1)“睡禅功”可在修炼完“锁舁胎息术”之后接着修持,有助于胎息的早日形成。



(2)“蛰龙眠”主修的是睡魔,能起到克制困觉贪睡,排除昏沉的作用。“蟠龙眠”则是主修内气,促使内气流布周身。研修者可根据自己的切身感悟,加以灵活选修。

(3)当进入“睡禅功”的专修阶段之后,便以“蟠龙眠”为主修功法,“锁舁胎息术”可废除不练;睡禅时不再受时辰和气候方面的局限,随时均可习修。

(4)若在睡禅中进入睡眠,醒来后应慢慢辗转身躯,尽量保持刚睡醒时的那种心地湛然,良知自在的心态。正如《性命圭旨·亨集》所云:“此时正是前后际断处,一念未生时;此际若放大静一场,效验真有不可形容者”。

修炼原理与功效:请详见“仙道求索”一文。

睡卧的姿势与方位

睡卧的姿势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基本上不外乎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要想了解睡卧姿势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首先就应了解人体生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历代养生家们认为,右侧卧是一种最佳的睡卧姿势。如《老老恒言》中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所以,右侧卧有利于心脏输布血液,使肺呼吸通畅,也利于胃肠道对饮食物的消化和代谢,还可使肝脏处于身体右侧的最低位置,使肝脏获得较多的供血,从而对肝脏的造血、凝血及其解毒功能都得到很好的补益和促进。

但仙学修炼与传统养生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拿仰卧势来说,它是大多数人不习惯的睡觉姿势。这种睡眠姿态容易使颈部的肌肉下垂,嘴巴张开,导致呼吸道不畅,极易引起打鼾。但睡功的修持却大都采用仰卧势来锻炼呼吸功能,不仅能有效地治愈鼻窦炎、鼻咽炎和扁桃体肥大等病症,而且能从根本上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无阻,根绝上述各类疾病的发生。

采用仰卧势进行修炼,虽然有避免压迫五脏六腑的优点,但却使背部的阳经受到压迫。故此,在修炼过程中常会出现背部跳动,身体似有腾空感,凡此种种,均为较佳功态。

“蛰龙眠”所采用的左侧卧势,恰恰与养生学的要求相反。其目的就是为了压迫和抑制人体的代谢功能,促使呼吸道的后天呼吸降低到最缓慢的程度,从而激发和训练先天呼吸(元气)的生理功能。

,而俯卧势压迫五脏六腑,阻碍呼吸道的通畅,故养生学和修炼学多不采用。但在睡功治病法中,亦有采用俯卧势治病疗疾的特殊范例,可供参考。

饭后睡卧,无论是养生学还是修炼学都是禁止的。因为饭后睡卧会导致人体的血液向消化系统倾斜,使大脑和肢体的血液相对减少,大脑和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使代谢物无法及时排除,较易引发一系列的不适应症。古人“睡眠有助于消化”的论述,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终归利少弊多,应引起注意。

关于睡卧朝向的方位问题,古人普遍采用的是《周易》理论,而且非常重视日月星辰对人体的影响。从古代经典中可以看到,睡床一般要求南北放置,人躺其上,可以头北脚南,也可以头南脚北。因为子时之后,天地间的磁力场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为垂直方向,它顺向切割人体,对人的思维意识有很大的益处。

如果头东脚西或头西脚东而卧,天地间的磁力场便是横着逆向切割人体。例如“睡禅功”和“辟谷胎食法”,即是借助磁力场的横向切割来提高功力。故此,在“睡仙功”的睡卧朝向问题上,应按照功法所示,严格遵守。



绝谷食气法

辟谷不食饭,而食气,其方法是面南背北或面东背西盘膝而坐,二目轻闭,双手握固,自然垂放于胯骨两侧,静心排虑,徐徐调息……待息调平稳之后,口腔鼓气令满,然后徐徐咽之,腹部也随之凸起,并用意念观想所咽之气流入五脏六腑,从手心脚心和三关九窍(这里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眼耳鼻口七阳窍及大便小便两阴窍)流出(图7)。

如此,口腔鼓气、吞咽、努腹(腹部凸起),以令腹丹田充满为度。练功时间的长短可自行掌握。

收功动作

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滋生的津液数遍(古称“赤龙搅海”),然后分三次咽下腹丹田。叩齿36次,再将双手掌搓热,揩拭面颊部九遍。两手卡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以四指搓摩两肾俞穴,遍数不限。动作做完后即可起身收功。



修炼要领和注意事项

(1)在胎息初成阶段即可配合修炼。练功时间依然掌握在夜晚2时至午前11时之间,且可随时抽空习练。切勿采用卧式修炼。卧式使气难下,有损于心肺。

(2)鼓、咽、努要与意念观想协调相应。鼓咽之时不能张口,以免生气入腹而造成肚痛腹泻。鼓咽时的鼻息出入要任其自然,不必强制。

(3)修炼要诀重在“神安志定”。特别是在咽气时,应徐徐咽之,不能过急,而且勿令口中有声。急咽易使下部气秘,心胸部位气结不散,不仅易患脱肛之症,也容易引起胸肋气窜疼痛。须慎之!

(4)如练功初期产生噫气(pP内气上涌?现象),即鼓而再咽之,切莫让内气从口走失。如果感觉下部 (主要是肛门)有较强烈的泄气现象,不必理睬,但泄不妨。

(5)修炼过程中,腹部常有“雷鸣电激”之声,此是内气流润百关,陶炼阴气之景象,为较佳功态,切莫惊慌失措,心生疑惧。

(6)正式辟谷的最佳期,应选择在胎息功成,自觉厌恶饮食物之后。辟谷的初期若感到饥饿,可努咽三五次,并以意调之。以后无论鼓咽多少,应常以腹满为度。



修炼原理与功效

古人认为,世人均以五谷为肥肤之具,但不知为坏身之本。《道枢·中黄篇》云:“咸味辛酸五脏病,津味入牙昏心镜”。《黄庭经》也指出:“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哪从返老却还婴”。故此,古人为了达到辟谷(绝谷)之目的,常将其与食气 (服气)结合起来进行修炼,形成了传统仙学中重要的修持手段之一(有关辟谷的专题论述,请详见《灵光法仙术》)。

古传的各种服气方法很多,如五行食气法、十二时辰食报法、服日月精气法、服六戊法等等,而经常采用的则是“取六阳时法”。我们这里所介绍的“绝谷食气法”,是秘传的“服内元气法”。古传服气法虽然颇多,终不如此法之神妙。

在古汉语中,“元”通“原”,本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及阴阳二气混沌未分时的实体,即“元气”。古人认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而成为三体。这种产生于汉代的古典元气说,使其形成了“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的宇宙生成论。

从传统修炼学的角度讲,元气也被称作“炁”。即运化为万物的原始祖气,亦称先天气。《难经》云:“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抱朴子内篇·至理》也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白天地至于万物,无不生气以生者也”。既然人是由炁的运化而成形的,如果将“炁”运用到绝谷治病,延年益寿中去,其效验是不必怀疑的了。故此,养生之至要就在于“宝(通“保”)精行气”。 从人体的生理结构来看,这种先天的原始祖气静伏于会阴穴稍上部位的命门之中。此气与人体的呼吸系统相沟通,使命门具有纳气功能。所以,命门处的元气能量,时常会从口鼻呼出耗散(详见《元始丹坤亚方术》)。“服内元气法”的实质,就是尽量不让这种先天的原始生命能量流失,通过鼓、咽、努等修炼方法,使之回归于生命能量的储存库——腹丹田,以此作为辟谷的物质基础。《云笈七签》卷五八,对服食元气的功理讲得非常透彻:“夫人身中之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渴,不饥渴盖神人矣。

辟谷辅助功

辟谷净志法

《道枢·中黄篇》曰:“服气五旬,而未能绝水谷之气”,何谓也?

这里的意思是说,年龄已过五十岁,服气修炼未达到辟谷的层次,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怎么办?故此,才有了“辟谷净志法”的承传。

此法必须在晴天或雨后雪后转晴的气候条件下修炼,于正午之时(11时-13时)入静室,散发于枕,头南脚北仰身而卧,二目轻闭,舌抵上腭。两手握固(即两手大拇指尖各掐两手亥子纹间,再以四指包握大拇指;须用中指中节压盖在大拇指甲之未处),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离身体两侧约5寸处,两拳心向上,拳背向下。两腿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约5寸许,脚尖分别朝向左右方(图8上图)。 卧姿躺好后,先将握固之双拳上抬于两肋旁(图8下图),然后叩齿7次,排除各种杂念,静心瞑目,行“锁鼻胎息”之术。在闭气过程中感到微闷之际,两拳即用力握固,便可起到筋脉徐,于,内气渐透骨肉之间,津汗润泽皮肤的功效。



修炼原理与功效

辟谷能否成功,取决于胎息功能层次的深浅。此法的修炼,看起来与“锁鼻胎息术”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指法的掐诀上和在闭气过程中的用力握固方面有所不同,这便是“辟谷净志法”的绝密之处。 手为人体生理气启、的全息元,十指与经络的关系是:大拇指应肺经,食指应大肠经,中指应心包经,无名指应三焦经,小指应心经和小肠经。若按“子午流注”的传统理论来认识,亥时(21时一23时)入定,属于坤卦;人体气血归于气海(泛指腹丹田)。子时(23时一l时)夜半,属于复卦;人体气血一阳复出,流注于尾闾。古人用拇指掐定在无名指和小指间的亥子纹,其目的是为了压制三焦经和心经,制约两经气血的运化活动,以便使阳气充实于人体的气海内部,起到透骨蒸筋,润泽皮肤的功用。而且又以中指中节的平处压盖在大拇指肺经的井穴(少商)之上,控制和调节肺经的呼吸功能。故此,《长生不老秘诀》说:“固捉双拳,所以敛共气也。此闭关却邪之无上妙法也”。市朝陶弘景也在《养性延命录》巾,将握固视之为拘魂制魄的法门。并且指出:“此固精明日,留年还魄之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

握固,作为古代早期“闭气炼形”的养生要诀,又常与冥心养性相结合。《古法养生十三则阐微》曾讲到:“人身之心,其名有三。心之本位曰人心,其神脑注曰天心,其神服注曰地心。共用有三,天心生精,地心生气,人心生血”。这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论述人心与三部丹田的生理机能。故此提出了“欲收人心,必须握固”的论断,并且进一步解释道:“盖心乃至灵之物,……一经掐夫亥子纹而握固之,则我之人心得注于本位矣。心居本位,则一身之气,咸自相拱护,不劳招聚,而白相聚于绛阙(即中丹田)上下四傍也。”

古代的炼养理论认为,绛阙为神之舍宇,绛宫不动则精不驰,而神不疲。我们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握固与冥心紧密相连,相互配合。能够正确地理解“握固冥心”的内涵,即可收到先聚气以至极,后得生理变化之奇效。这正是所谓“气足不思食,神全不思欲”的精妙所在。



辟谷胎食法

此法宜在每天早晨醒来后空腹修炼。

头东脚西仰身而卧,去枕。二日轻闭,口含一至两粒花椒(激发口腔内津液的滋生)。两手握固(不掐亥子纹),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离身体两侧约5寸处。两腿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约5寸许,脚尖分别朝向左右方(如图10)。

卧姿躺好后,排除各种杂念,静心调息。待心息平稳之后,将二日神光和意念集中于上丹田,内照意守约1分钟左右,再将二目神光和意念下移,内照意守中丹田约1分钟,再次将二目神光和意念下移,内照意守胶丹田约1分钟左右。

三部丹田分别意守之后,再将神意内注于舌下。鼻子徐徐吸气后,将口中滋生的津液一次咽下,喉中有声,并用意念导引至胆丹田,随后自口中微微呼出其气。此为饮胎食一遍,连续饮咽90遍。稍微调息之后,再继续饮咽90遍。每天需饮咽四个90遍为一顿,共饮咽360遍为全功。

待饮咽津液满100天,便可在每次饮咽津液90遍的调息之间,或全功之后,加修“六气法”,以防出偏和治疗各类疾病。



练功要领和注意事项

(1)每次咽津时要在呼气时咽之。若在吸气时咽津,容易导致风邪人腹。应慎之!

(2)每次咽津后,神意由腹丹田上移至舌下,待口腔内再次滋生津液,即再行饮咽。

(3)“六气法”亦称“六字气诀”,应在呼气时发声念出。发音务求正确。实修者可根据自身的体感和领悟加以灵活运用。



修炼原理与功效

何为津液?饮食津液有什么益处呢?

《本草纲目》卷五十二载:“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若按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来认识,“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如唾液、胃液、肠液和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尿等液体,均可统称为津液。但汁液又因清浊有所区分,其中清而稀薄的叫作“汴”,浊而稠厚的叫作“液”,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一般多用“津液”来并称。

古人认为,人之口中津液,譬如山中之泉水,水性本就下;而泉水能至山顶者,皆因地下水气循土脉透隙而上蒸也。故修炼功夫已久,口中自然发生一种甘津,清凉爽淡,寻乎常时。此亦因身中团聚之热力,蒸动下焦之水气,循经络之路上升,至口中遂化为津。此津由化气而生,与常津不同,吞入腹中大有补益。果能勤加修炼,勿稍间断,则第一次吞人腹中之津,又为热力蒸动,化气上升,仍至口中。此为第二次所化,比第一次更觉甘美,其补力亦更大。如是循环不休,直至百千万次,便可使人精神光彩,延年益寿。所以,古人将这种经气化而蒸动的津液,又比喻为“琼浆玉液”、“神水”或“胎食”。后世内丹术中所谓的“玉液还丹”和“乳转醍醐”之功理,即来源于此。

此法修炼至深者,便能与胎息并行,吞咽津液而不食,故称为“辟谷胎食法”。对于此类功法的修炼实效,古人讲述的较多。如《后汉书·王真传》中记载:“(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不绝房室。”《汉武内传》中也载称:“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断谷二百余日,肉色光美,力并数人”。

六气法发音和功用

(1)嘘(xū):嘘属肝,肝主目。诸如赤肿昏眩等病状,皆以嘘治之。

(2)呵(hā):呵属心,心主舌。诸如口干舌涩,气不通或胡言乱语,呵以去之。大热大开口,小热小开口,若加以意念导引,效果则更佳。“呵”亦可读作啊(d)。

(3)驷(sì):叩属肺,肺主鼻。鼻有寒热不和及劳极,可依叩吐纳调理之,并可兼治皮肤疮疥之症。

(4)吹(chuī):吹属肾,肾主耳。腰肚冷,阳道衰,皆可以吹字气理之。

(5)呼(hū):呼属脾,脾主中宫。诸如微热不和,腹胃胀满,消化不良或气闷不泄,皆可以呼字气理之。

(6)嘻(xī):嘻属三焦,为水渎之府。凡三焦不和,均可以嘻字治之。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指出:“人食五味,五味各归一脏,每脏各有浊气,同出于口。又六腑三焦之气,皆凑此门,众秽并投,合成浊气。每睡觉,熏熏气从口而出,自不堪闻”。故此,我们这里所介绍的“六气法”,主要是用以排除体内浊气,调和冷热为目的。

凡是心火上炎,心烦不寐,胸闷,心区不舒等现象,均可采用“呵”字诀调理。如口中焦干、口苦舌涩、乳颊无津或咽喉肿痛,均为热极症状,须大张口“呵”之,直至喉中清水甘泉滋生,热即退。反之,若口中津液冷淡无味或呵气过多,心中茫然无主,饮食无味,不受水,则是冷状也。当以“吹”气诀温之。

此外,古人还指出,六气虽然各有所治,但五脏三焦,冷热劳极,风邪不调,都属于心。心主呵,呵气即能治疗以上诸病,不必六气也。此种说法,可供参考。



睡仙神通术

按上述“绝谷食气法”修持日久,能够辟谷50日而不食者,始可修炼此术。

于每日五更鸡鸣时(丑时,即晚1时一3时),头北脚南仰身而卧,头下垫枕,两手握固,闭目内视,观想脾脏之气如同黄云般从心脏腾起,漫延散布于全身和四肢(图10)。咒曰:“中央戊己,内藏元气,黄色力坚,运之可治,丹阳莫辞,朱阴共议,得到四肢,黄云大起。”



效用

如此修炼27日,便可内视到脾脏中腾起的黄云透满胸腹和四肢。以后便可运用意念观想之力(谓之念力)来支配黄云之气遮体隐形,无人能见。亦可兴起黄云大风,百步之内吹火灭烛,自卫御敌。



修炼要领和注意事项

(1)此术必须在辟谷功成,50日内未食百物的前提下进行修炼。

(2)每日的练功时辰不可错过;如果不能坚持或少练一日,将前功尽弃。

(3)咒语须在观想前出声诵念三遍,但要慎重虔诚,字字清晰。

1、睡仙功的研修步骤和程序

(1)首先要练好“服气导引术”,这是进入“锁鼻胎息术”的基础功法。

(2)当进入“锁鼻胎息术”的修炼之后,“服气导引术”可废弃不练,并配合“睡禅功”同时修持。但要注意:“蛰龙眠”与“蟠龙眠”的主修内容和功用不同,实修中应根据切身体验及需要,有选择地加以灵活运用。

(3)应以“蟠龙眠”为长期的主修功法。当修持者能够进入禅定功态之后,即可加修“绝欲食气法”,以巩固和提高禅定的功境层次。

(4)如果修持者在三年的研修中,始终不能进入辟谷状态,说明“睡禅功”的功力基础并不稳固。故此,必须加修“辟谷净志法”,并长期坚持。“辟谷胎食法”可根据功态感受而为之,以辅助辟谷的成功。

(5)修持者能在睡禅(蟠龙眠)的修持中,50日内不吃任何食物,而且体力充沛、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即可研修“睡仙神通术”,直至功成。

胎息和辟谷是“睡仙功”中最基本的核心功力基础,而辟谷的实现和保证,则又取决于胎息修炼的成功。失去了功力基础,很难进入真正的禅修境界,神通术的研修也是难以实现的。



睡仙功的要点

饮食禁忌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将饮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气味,亦称五味。对这五种饮食物所引起的疾病,也阐述的十分深刻。酸入胃走于筋;苦入胃走于骨;甘入胃走于肉;辛入胃走于气;咸入胃走于血。故在仙道禁忌中,非常重视饮食物的选择,对辛味饮食物更是严禁。

从整体上来说,“睡仙功”是以胎息和辟谷为功能基础的修持法,因此在饮食的摄取上有很多的禁忌。一般来讲,在修炼“服气导引术”的初期,应加强饮食物的营养,也没有太多的禁忌。但在进入“锁鼻胎息术”的修炼之后,就必须严禁食用生菜和辛臭之物。诸如葫葱(hd,即大蒜和葱)、芫荽(yan,sui,即香菜),韭菜、香椿、芸苔(即油菜)等五种辛味蔬菜(亦称五荤),均会损脾乱气败仙相。

《真诰·协昌期》中说:“勿食酸咸油腻之物,食之损五脏,神不安。狗猪肉、生果子,尤忌!”以上这些饮食物方面的禁忌,是古人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可供实修者参考。

为何战胜睡魔?

传统的修炼理论认为,阻碍仙道修持的最大障碍,主要是“三魔”。即所谓的“食魔”、“睡魔”和“色魔”。而在这三魔之中,最难制伏的当属“睡魔”。故《性命圭旨·亨集》叹曰:“然色魔食魔易于制伏,独有睡魔难炼”。

现代科学认为,睡眠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变化而适应的结果,是人体一种主动的自我调整过程。如果一个人一两天不睡觉或睡眠欠佳,就会出现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如果连续60多个小时不睡眠,就会产生头昏、头痛、耳鸣、健忘和全身无力等病症。由此可以看到,睡眠在人类生存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人类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和梦中度过的。虽然司空见惯,却又感到莫明奇妙。

古人认识

古人对于睡眠的认识是从卫气开始的(详见“仙道求索”一文)。并且普遍认为,人在夜间熟睡之际,便进入了阳为阴浊所陷,昏多觉少,如同死人一般的状态。此即古人所说的“睡魔”。此时如果稍有不谨,则元精下漏,元气从口鼻泄出,使元神无所依存,以致魂梦纷飞,三宝(精气神)各自驰散,人身何能健康长寿?故此得出了“昏者死之根,觉者生之兆”的论断,主张少睡多炼,以功代眠,减少昏睡的修炼理论。

对于修炼学中炼睡的理论,《修真辨难》讲得十分清楚:“凡人卧睡,神人阴窟,气散四肢,梦寐颠倒罟获陷阱(井),无不投之。日所积者,不如夜所耗;故必打炼睡魔,使心神居室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庶行道无阻也。古仙云:睡了一时,死了一时;睡了一日,死了一日;日日有功无睡千日,便了事也。又云:一年不睡下丹结,二年不睡中丹结,三年不睡上丹结。若虚室生白,神明常照,虽寐(睡着)犹寤(睡醒)不妨去睡”。

然而,睡魔在功态中的表现为两种,这就是神驰而散乱和神未清而昏沉。

古人认为,神驰而散乱乃属魂灵游动不定,可以通过静心摄意加以整理,较易控制。昏沉则属于魄气用事,乃纯阴为主,蠢蠢冥冥,麻木不仁之症也。如练功中欲睡去,即是昏沉的表现。《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指出:“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于此寄焉。”故练功时须静心纯气,方能有效地克制昏沉。

那么,怎样才能心静气纯呢?《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曰:“(将心)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这便是调息法中强调的“不使耳闻”的功理所在。

虽然“心用在息上”是克制昏沉的诀窍,但在具体应用时,要以两眼微微内照而不外视,两耳内听而不外闻;视者视之无形,听者听其无声。这种既不外肆又不内驰而“中”的心息法,就是“蛰眠法”修炼之精髓,古称“日月交精交光法”。

自古以来,仙道以人道为本。睡眠即为人生所需,亦为仙家所不能废。然仙凡终归有别,实乃/顷逆之道也。故修仙之人初学之际,睡眠不可过多,也不可太少。过多则精神昏昧,心智迷蒙,而流于怠惰。太少则休养不足,身体疲软,易受病疾,亦失正道。《黄庭经》云:“真人在己莫问邻。”故初始阶段,必须加上一定的人为强制因素,否则难以从有为臻于无为,达到大定生慧的美好境界。



饮食和睡眠与炼气的关系

“睡仙功”是以服气为基础,渐达胎息功境,而后进入辟谷阶段的修炼功法。因而,基础功力是否牢固,是“睡仙功”修持成败的关键。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饮食和睡眠与炼气的关系。清代梁章钜在他的《归田锁记》一书中指出:今人常以饱食安眠为有生乐事,岂不知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养生家所忌也。昔应璩诗言中叟得寿之由:“日量腹节所受”。《博物》言: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孙思邈方书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神仙诀了。”马总《意林》引道书云: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此等话语皆为古人修仙之要诀,须刻意领悟。

各类事项

在修炼“睡仙功”的过程中,如果能按练功要求认真修炼,一般不会产生偏差。随着功力的逐步提高和功境的深入,生理上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现将服气阶段和辟谷阶段应注意的各类事项明示如下。 服气阶段注意事项

(1)服气练功初期,寝室温度不可太冷或太热;饮食宜温,勿食冷饭。

(2)练功时定要宽衣解带,摘掉手表戒指等物;如若身有紧处,气海发闷,有损气机。

(3)修炼初期,因内气还不坚固,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过于劳累则会损气。练功结束之后,应经常到室外散步,有利于气血的下行。

(4)在服气修炼的过程中,如丹田充满发闷,可运气从四肢导引,切莫从口鼻呼出。

(5)在服气修炼的过程中,如小便黄赤,切勿惊慌失措,练功日久,自变如常。



辟谷阶段注意事项

(1)绝谷食气的初期,心态必须坦然安稳,内气方能自行流通。如果心有所拘,或者急于求成,或心存疑虑,或畏惧失败,均会导致内气窒塞。只管勤奋进取,功到自成。

(2)食气绝谷的初期,因内气能量不够,心神还不能自静,时常产生思食之欲望。此时切须克制忍耐,如果服食,恐滓秽积存腹中,使气难行。若思食之念急切难忍,或感到口渴身热,可用少许生姜与蜂蜜煮成“姜蜜汤”,饮之即解。如感觉胸腔满闷难受,可咀嚼甘草、桂心或五味子等中草药调节之。

(3)如果能绝谷二十日不食,表明腹中谷气已尽,每天可用芥菘(即芥菜和白菜)煮熟,调香油酱醋取味食用一至两碗,四五日后,可除菜饮汁,即能起到益气、排泄肠中恶物的作用。再过三日后,即可停饮菜汁,进入真正的绝谷状态。

此外,《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腹中饥饿或小便赤黄,取好枣九枚,念食则吃一枚,若二枚至三枚。一昼一夜,无过此九枣。意中不念食者,不许啖也。常含核受气,令口中行津液。”

大枣性甘,微温,人脾经。具有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益气养心、壮中强志、健脾生津、开九窍、理四肢、除烦闷、治肠瘅等功效。久服,可轻身,长年不饥,被誉为“活的维生素丸”。我平时惯用大枣沏茶,长年饮用,可供实修者参考效仿。

胎息虽然是辟谷的功能基础,但辟谷必须依赖于服食元气和服食津液方可成功。欲绝饮食,应量力而行,并没有快慢和远近的日期限制。由于元气回归腹丹田时需要经过体内的三处隔膜,故首先会感到胃中胀满。此时饮食不可过饱,尽量少食。随后便可感觉到元气通布五脏,进而回归腹丹田。一旦元气回归腹丹田,便可体验到气行周身,遍体舒畅的功效。

若按《道枢·中黄篇》所述,辟谷需用九十日便可获得成功,而且元气会在三部丹田依次停满,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特此摘录如下,以供参考验证。。

“三十日下田满,则神气足而不泄,且不饥矣。六十日中田满,则体无虚羸,行步健矣。九十日上田满,则内凝结而外克服矣。于是三焦平实,神凝体清,淡无所思,可以栖心圣境,以学胎仙。若夫或食或断,使人志散,喜贪诸味,则谷之气难遣,求仙者之大病焉”。

辟谷功成

据侠门先辈的有关记载,辟谷功成之后,即便是终日不食气,气亦自足。虽整天言语呼唤,种种劳作,其气力不衰,百无妨废。须食即食,须休即休;复食复气,唯意所在。而且自觉精神有异,四肢日渐强壮。闭目内视,五脏六腑历历分明。神清形静,五脏得安;言谈举止超凡脱俗,仙风道骨,潇洒飘逸。且能视表及里,知人善恶,产生超觉灵感。





叶吴贤同志是浙江省气功协会wei员,在我国气功界有一定名望。他的功法很深,在国外、港澳、日本和菲律宾都有一定的影响。《睡功秘宗》一功法,是叶吴贤同志在博览我国古代气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练功实践编创的。此功一经传出,影响很大。向他求教的人很多;国内、外都有广大气功爱好者来信求教。应我部的要求,叶吴贤同志把此稿提供给我们在此发表,以满足广大读者和气功爱好者的要求。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床上功夫。床上功夫有卧式(也称睡功)和盘式两种。盘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卧式睡功与众不同,它是健身与功夫相结合的气功。

一、睡功的优越性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多数人都是有本职工作的,不如寺院里的和尚可以整天练功。而练功贵在持之以恒。做到“恒”字极不容易。有时为赶上班,草草收功,就感到功练得不自然,没有练透,很不舒服。在室外练功,空气新鲜是个优越性,室外过往行人较多,各种声音干扰多,对于神经系统有疾病的人,要做到入静就增加了难度,练功效果也可能不会理想。一个人总有精力充沛的时候,也有虚弱病交之时,这种时候,要跑到较远的室外场地练功就有困难,特别是起床都有困难的病人,坚持练功就成了问题。历史上功高艺深的养生家、功夫家,对于内功的修炼,一般都主张在室内,有的甚至关门独练,称为“坐化”,这不是没道理的。

  在室内练功可以克服上述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从而以利于做到持之以恒,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二、睡功功法

  祖国气功凡二千余种,奇异光彩,绝妙丰富,然,都不出练意、练气为目标,达到去病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这个目的是通过调心、调身、调息的不同功法来实现的。睡功不等于睡觉,作为一种较为优越的功法同样在它的具体练功方法中得到体现。

  1.调心:气功是一种精神治疗,各种气功极注意精神修养。睡功更是这样,佛家云:“不以病为病,无病。”同样,练睡功者应坚信气功能攻克百病的威力,久练睡功,必有效应。有这种信念或无这种信念效果大不一样。始终要保持一种不过于兴奋也不过于忧伤的平稳情操,一星半点的小病根本不要放心上,精神情绪始终乐观向上,练功就能解决问题。

  调心,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调整心境,心境就是练功时的思想境界。做诗,讲意境,练气功同样很讲究练功入静后的境界。我们将练睡功时的境界分为三种:

  无境界:无思无虑的万空境界,一般无疾病时可行此境界。就是什么都不想,连丹田也不想。

  暖色境界:如身体虚弱,需要滋补时,采用这种境界。如采用“吞日法”易见效果,就是意想把一枚和煦的红日吞入丹田。暖色的等级可据身体情况自行组织,虚构调配。

  冷色境界:如身体热毒,需要清热解毒、导泻时,采用这种境界。如采用吞月法,易见效果,就是意想把一弯清凉的银月吞入丹田。同样,冷色的程度,也可根据个人需要自行虚构,调配得体。

  调心总的要求应做到:毫无挂牵,毫无杂念,精神轻松愉快,泰然处之。

  2.调身:就是调整身体,摆好姿势。睡功的姿势有两种:即仰卧和侧卧。仰卧适合平时练功,侧卧适合自我治病。仰卧与内养功壮式相似,只不过要求衣物垫塞上体,斜坡形,头项垫高约25公分,肩部垫高5公分,当然,尺寸无需过于讲究,但基本上要做到头高脚低的斜坡形,这样利于含胸拔背,松动横隔膜,气流畅通,不致于胸闷腰酸,跟站式道理是一样的。侧卧:向右身体侧睡,略前倾,双手合掌于枕前,相距头部约5公分,右腿微屈,左腿弯曲45—60度,置于右腿上。侧卧也称作“狮王卧法”。

  调身要求形体放松自然,方法是要做到从头至脚,从上到下渐次放松,越松越好。松与静是紧密相关的,只有全身放松,神经才不致于紧张,容易入静;只有静到极点,什么感觉也不存在,形体才会做到真正的松。松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是,自我感到身体失去重量(似乎感觉不到自身重量)。这样,精神松,形体松,为呼吸的自然就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3.调息:一呼一吸谓之息,调息就是支配好呼吸。本功法采用腹式呼吸,这样,有利于周天的早日形成。如果周天已经打通者,锻练呼吸的形式依次如下:腹式自然呼吸次数不限,自然过渡到逆腹式呼吸,次数约36次。逆腹式呼吸由浅入深,最深的要求是,呼出时气沉丹田,气全部沉入腹腔,腹部高度凸出,硬实的程度,用力指压纹毫不能下陷;吸进时,腹腔前后壁似乎相连,气全部压入胸腔,胸腔的坚实同样做到指压不能下陷。这段功夫,称之为低段功,是打基础的功夫。第二段功,称之为中段功,即三周天功。接上一段功,当气沉丹田后,待达到虚心实腹,气源充溢时,稍一用意,气自然会下注至会阴,然后吸气上提,气流到达命门,复呼气,气充满下腹,再由脐中神阙下达会阴,气流经脐中至会阴再至命门三穴作循环运动,这可称之为小小周天功。小小周天功一般可练6次,练毕时将气沉入丹田。在练好小小周天功的基础上,可接练周天功。即吸气时,气沿督脉上提,经会阴、命门、夹脊、玉枕、百会等主要穴位;呼气时,气顺任脉而下,经印堂、承浆、膻中,沉入丹田。周天功一般可练6次,再练大周天功。练大周天功,在呼气时,气由丹田下达会阴,分两支,沿下肢前面下达涌泉;吸气时,气沿下肢后面经承山、殷门等穴位会合至尾闾;轻咬牙提肛,气上提经命门、夹脊、玉枕至百会;复呼气时,气由百会下注至涌泉;复吸气,气又由涌泉上窜达百会。这样一呼一吸,气流一下一上循环而转,谓之大周天。大周天一般可练6次。练毕注意收功,一定要将气沉入(回归)丹田,稍等片刻,再睁眼,以避气流乱窜,造成偏差。许多人反映的偏差,主要是收功不严格第三段功(可称为高段功)。又可把它分为三种:①自发功:待大周天功练毕,入定后,进入更静的极静阶段,运用“静极生动”的原理,利用“天目至下丹”贯气法或中宫直透法(上、中、下三丹相通)等法,由引动到大动,发出各种奇异的动作。运用内气自发运行,达到治病的目的。②引气治病功:只要大周天打通,就可以做到气意相随,气可任意到达身体各部位,这时可利用人的经络穴位和疾病的相应关系,自我处方进行治病。比如,头部疾病,主穴可定合谷;如咳嗽,可配列缺;如胸闷可配内关,佘类推。治疗时,只要将气运至相应的穴位,直到穴位有热、酸、麻、胀、触电等气感就可生效。③硬功的运气锻炼:一般按喷气(将吸入之气从鼻腔猛烈喷出)、吞气(先吃气后咽气)、送气(将吞入之气下送至“丹田”)、引发(将丹田之气运至各部位,做出各种规范动作,发出劲力)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练习。发劲的架式有:全盘托月势(将丹田之气运入上肢,双手自胸前向上翻举过头顶,双脚收曲);二郎担山势(将丹田之气运入上肢,合掌从胸前向两侧用尽气力立掌推出);穿掌指点(将丹田气运至两臂,再行穿掌势,一臂置于腹上,另一臂作剑指状,沿正中线,由胸前上推过头顶,要求气随姿势走,先达臂部,再至手腕,最后达二剑指,即食指、中指(左右可反复进行);铁门蹬腿(先曲双腿,将丹田气运至双脚肿,设想有铁门,用尽平生气力伸直两腿,发劲推出);铁顶(将丹田之气上顶至百会);垂钓抱胁(一手作垂钓势,另一手抱胁),曲膝钩脚,将丹田之气运至两侧肋部。做完上述各势,再行调息,即周身自然放松,意无一切,松快复元十分钟左右,待呼吸自然均匀,再默守丹田片刻,方可行动。如若气脉较乱,一时不能定息下来,可让气脉上轨道,再行小周天或大周天几周,气就可归丹田。

  以上功法,要根据个人条件而行,不可强求。只有周天已打通,功底尚可者,可一气呵成。要一次练完,早、晚各一次,也可中午加一次;身体较弱,有一定功者,可任取三段功之一段练习。刚开始学习气功的人需从头开始,次序和时间大体分配如下:①入静:不管呼吸单练入静,入静的程度要求极严,要排除一切杂念,思想完全集中,其法就是意守“丹田”。丹田为气海穴,气脉总汇,可消吞百病。越静越好,静到对周围一切都听不见,连自己的呼吸也听不见。思想一开小差,就作自我批评,把思绪拉回来。这种入静的功夫,只要经常练习,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并不困难。特别是气感形成后,意可似守非守,也可意气相随,意随气行,思想就根本开不了小差了。静的锻炼要贯穿练功始终,但开始单纯的入静锻炼,时间大约要二十天左右。②松的锻炼:即形体肌肉放松,只有放松,呼吸才能通畅自然,才能做到唤气即来,运气即到。松的程度,要求也极严,应松到自我感觉身体失去重量,似乎没有“我”的感觉。松的锻炼也要贯穿练功始终。但松的锻炼可和静的锻炼相结合,约需二十天左右。③自然呼吸的锻炼,需要三十天时间。④腹式逆呼吸锻炼,需一百八十天时间。⑤小小周天锻炼,需六十天。⑥阴阳循环小周天,需炼九十天。⑦阴阳循环大周天,需炼九十天。⑧硬功的运气,也可配合外功,练习三年。三、练睡功应注意的事项

  练睡功除应注意一般练功规范所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早上和中午睡后练功,最好醒来片刻再练功,因睡功不等于睡觉。

  ②晚睡前练功,最好不要太迟,否则边练边睡怕练不透。

  ③失眠者最适合练睡功,有的练一段时间睡功,失眠可根治。方法是每当失眠或半夜醒来睡不着,就练睡功。这时要意守下丹田,也可意守三阴交或足三里,练着练着就可睡去。

  ④放松自然和重视收功是练功顺利进行的两个关键,从各地反映来看,有些练功者,不同程度可能出点问题。纠偏的经验就是:一是练功不刻意追求。要做到听任自然,水到渠成,不能求功太心切,用意过重,气源不足,硬领,一定要出偏。正确的做法是,以健身为宗旨,重视气沉丹田基本功的训练,自然而然地待气源充足了,再让意随气走,以意照气,顺从经络练习周天功,这是防止出偏的一个关键。另一个关键就是注意收功。起势应注意气沉丹田,收功更应注意气归丹田。丹田为气之腑,气脉的总汇,练完功把气收藏于丹田,才能避免气乱走乱窜的偏差。而需要自我治病和发力时可召之即来。

  ⑤练功最好是定时,以便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容易入静;同时,要注意平时生活的规范和生活节奏,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练功前应将窗户打开,待空气流通,感觉新鲜后方可练习。通过深呼吸,尽量呼出二氧化碳,尽量吸入新鲜氧气,血液才能携带更多的氧。而空气不好的室内是不能练功的,否则得不偿失,只有创造条件再练。还有,冬天天冷,开窗的方法还要注意,为避免冷风冷气直冲头顶,要将两扇窗相对成八字形。

  ⑦饭后、生气后、房事后起码要半小时后才能练功。

  ⑧练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于疾病要有积小胜为大胜的信念,切不可过力过快。如前所述的三段功夫,可根据本人体质,练其中一段或一段中的一部分都是可以的。要由浅入深地练。若以健身为目的只要练前二段功就可以。

  ⑨在练功过程中,口中生溢出津液,往往带有清香甜味,称为金津玉液,需随时以目内视,徐徐下送,意到丹田。

四、睡功的效用

  由于本功法采用逆腹深呼吸,并自然过渡到周天运气法,所以具有得气快,气感强,行动安全,不易出偏之特点。配以硬功运气法,对于元气的培养,强健筋骨,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猛增力气,大开食欲,都有无以伦比的优势。一般说,只要练出内丹,周天打通,人就不应该有什么疾病。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前所云,整套功法极注意神的安宁和气的调整。而气是人体生化之源,精血津液的资生、血液的荣华畅达、玉液的敷布、内脏机能的健旺、营血的周转,无不决定于气。而神,是心功能的体现,俗话说,心定神明,人体脏腑活动是由神来主宰。通过睡功的锻炼,经常保持神静气和,阴阳协调,水升火降,心肾相交,从而达到内练精、神、气,祛病延年的效益。

  实践证明,经常练此功,对呼吸系统、心血系统、肠胃系统、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效果是很好的。

  还有,练好这套睡功,自然而然会有发放外气的功夫。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整套功法运用的呼吸方法较多,但这都是随功夫的长进,自然升级所出现的呼吸阶梯,只要不勉强,不过力,听其自然,循序前进,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第二、唯独第三段功夫,难度大,所以,对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人,一般暂时不要去练。

  第三、逆呼吸的深度要由浅入深,不能操之过急,可以深吸十分,宁吸八分,留二分余地,较为妥当。接近收功的呼吸要由深趋浅,这样,收功就可做到自然。



睡功心法

睡功心法,同于丹道静坐心法。即先放下万缘,次身心松静,后逐次返视收听、神息相依,神炁相抱、神息两忘、体自酥绵而恍然一阳生。自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陈抟蛰龙法曰: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曰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睡功姿势:

仰卧式。同于三线放松功。仰卧,把两腿和两臂分别向下向上伸一下自己的身体,以身体舒适为原则,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在身体两侧,手心向上,全身放松或做三线放松功。然后,返视收听,心息相依,息皆达于丹田乃至体呼吸,而自神炁相抱。而入先天。

培元式。仰卧,两膝弯曲,两脚掌相对。两手相叠或指尖相对置于小腹之上,自然呼吸,意守呼吸或丹田。此式变体,也可两手置于头的两侧,掌心向上,待大脑虚静,呼吸自然达于腹部,再放于小腹之上。

侧卧,是卧功的最佳姿势,可以使人放松安静,故可长时间而不感觉累,适合睡眠时候用。身体向右侧卧也可向左。向右利于肝脏血液循环和肠子的消化,并不压迫心脏。向左则利于胃病患者,及利于人体淋巴系统。

侧卧要做到卧如弓。方法为,一手向上置于头的下方或头前方,另外一手伸展放于身体另一侧的髋关节上,或手自然置于小腹,两腿自然弯曲,下方之腿稍伸直,上方之腿稍弯曲。其变体式为:两腿同时弯曲相叠,手臂自然置于两大腿之间。心息相依或凝神于丹田。



睡功层次:

一层为安睡。即心中无事,无外缘所累。而合于身心之内在需求,睡眠规律,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睡的安心,坦然。

二层为深睡。即睡的深而沉如婴儿一般,丹田自暖,魂魄相抱,睡眠质量极佳。得小药,通任督后可得。常可与睡中而得纯乾之药。

三层为定睡。炼者无论行住坐卧,皆神炁相抱,常在定中。睡眠中或深入混沌,或天人合发、中黄直透,或甘露天降、醍醐灌顶,而内视光明,睡眠渐少。易曰:黄中通理,正位据体。美于其中,而畅于四肢者。为大药后,十月养胎可得。

丹经讲此阶段睡功之景:凡当睡卧之时,先展开手足仰卧,然后存思五脏。之后存想天尊在黄庭(心下肾上)之中,凝神端坐,放大光明,辉映十方。当此之时,忘却身心,一念不动,留意内观。思悟自己初生之神,如何湛然清彻。开始感觉神思昏沉,渐渐而人,忽然觉得心地豁朗,神清熙宁,日月光明,双双照于中宫之内,内外俱通。所存天尊形象,分明端坐,更无一点尘俗气氛,如登仙乐妙境。更见种种奇异神化之景,却不可动意随想,恐怕心神游荡,妨害功修。仍然日日行此道法,涵养本性。行功日久,清虚朗彻,如在仙境,此系本性神光发现。功入妙景,可以倏忽之民间而至万里。初 所见之时,须要把定身心,否则心神不宁,恐成癫疾。

四层为虚睡。可以睡代眠,睡中,神身清虚,天地具寂。若明月清辉,似清空万里。同于炼神还虚。



陈希夷《华山十二睡功总诀》

进行丹道修炼的人,如果要做睡功练习,就必须或于日间闲暇的时候,或于夜静独处的时候,或于“活子时”出现的时候,端正身体盘坐于床上,叩齿三十六次,并通过内视、内听、内嗅、内思、内感,使所系肝神、心神、肺神、胆神、肾神等等诸神收回体内,各归其位。然后解开衣带,使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不受约束,并左侧身睡卧下去。接下来,练功的法诀在于:轻轻地闭合口齿,不要用力咬合;双目微合,上下眼睑之间只留一条缝,露进一线微光;舌尖轻轻抵住上腭,即搭合“上鹊桥”,使任督脉接通;两膝并拢后,收回上面的一只脚,避免不自觉中泄丹;十个足趾、足弓以及背部脊柱弯曲如钩,这样既能方便任督脉之气畅通,又能防止涌泉穴走失真气,也有利于真阴、真阳二气归入气穴。

这就是能够使双目和两足底的涌泉穴交相呼应的身形要求。然后,一只手指掐子诀,即屈拇指掐于无名指根,覆盖在肚脐上,其内为下丹田;另一只手掐剑诀,即并拢伸直食指、中指,弯曲无名指、小拇指,再屈拇指掐于无名指上,然后卷曲手臂,头侧枕于剑指上。双目微闭向下照察着于鼻尖,通过鼻孔的细匀的呼吸不断地往下送达到肚脐内的下丹田,全叩齿36次,有利于撞通天门。所以此时天门所处的眉头要放松,内外银交和会阴位都要闭合。神意和目光都要向体内下丹田照察,如此才能使处于上位的心神与处于下位的精气会合,以利于结丹。这就是能够使丹田采药凝胎、炉鼎结丹的内呼吸和神气相抱的体内要求。整个功法的运用,调形要象陆地上的长寿益兽——鹿驾着河车运行于督脉,其形神自若,稳步而行;调神要象空中的长寿祥鸟——仙鹤孵卵一样,镇定自若,持之以恒;调息要象水中的千年寿龟一样,做到内呼吸,即呼吸非常少,而且深长细匀,吐出去的气马上又吸回来,做到元气不散。平常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个昼夜需要呼吸13000息,脉行84000里的距离,如此才能维持人体生命的延续。这是人类的先天遗传所具有本能,全靠上玄关肺窍的“肺主呼吸”功能和下玄关肾间动气的“肾主纳气”功能,就象一个皮囊进出气和藏气的功能。

要将识别、思虑、喜怒等神意,都归根于元神,这个元神由真意产生,是修炼丹道的内药。元神在体内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它与精气相抱合,成为胎体;元神在体外是一种功用性的东西,它的神光照察,往往会形成人类的大智慧。要将体外的元神功能内收,与体内的元神相抱合,使两者混为一团,这才是丹道修炼的入门工夫。练功如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些污染道心的六种因素,即被喻为“六贼”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自然不会时时来侵扰我们;水、木、金、火、土分别代表的五脏之神,自然会纷纷簇拥扶持我们的元神;元气与元神相抱合,自然会升降于周天;如此便能在丹道修炼中酝酿出津液,就象甘露蜜酒一样滋养着我们的元神。

所以说,阴阳二气同出于鼻呼鼻吸,每次必通达下丹田的虚无窍,从而形成下丹田中神气相合的景象;就象睡卧之中品尝着甘露和蜜酒,这种酒是生命之酒,是增强人体生命力的纯阳之酒;早上起床之前和晚上睡觉之前,或者早早晚晚的、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认认真真的练习一会儿睡卧功法;只要我们勤炼苦修,那么你体内的真元之气永远不会走失,而且会永保青春活力。凡是修炼此种睡卧功法的,应当注意每次练功完毕,坐起下床之前,必须做收功,即双手旋转着按摩中丹田到下丹田的位置;然后双手手掌相互搓热,轻轻按于双目,温热双眼并轻微地上下左右旋转9—36圈。

【原文】

夫学道修真之士若习睡功玄诀者,于日间及夜静无事之时,或一阳来之候②,端身正坐,叩齿三十六通,逐一唤集身中诸神③,然后松宽衣带而侧卧之。
诀在闭兑④,目半垂帘、赤龙头⑤胝⑥上腭,并膝收一足,十指⑦如钩,阴阳⑧归窍,是外日月交光⑨也。然后一手搯剑诀⑩掩生门⑾,一手搯剑诀⑿曲肱⒀而枕之,以眼对鼻,匕⒁对生门,合齿⒂,开天门⒃闭地户⒄,心目内观,坎离会合⒅,是内日月交精⒆也。

功法

鹿之运督⒇、鹤之养胎21、龟之喘息22。夫人之昼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行八万四千里气24,是应天地造化,悉在玄关23橐龠27。使思虑神25归于元神26,内药28也。内为体,外为用。体则合精于内,用则法光于外。使内外打成一块,方是八道29工夫。行到此际,六贼30自然消灭,五行自然攒簇31,火候32自然升降,醖33就真液34,浇养灵根35。故曰:玄牝36通一口,睡之饮春酒37。朝暮谨行特38(持),真阳39永不走。凡睡之功毕,起时揩摩心地40,次揩41两眼,则心身舒畅。



名词解释

【注释】

1、华山十二睡功总诀:据传,陈抟老祖于武当山修炼成“五龙睡法”之后,隐居华山继续修道,并整理出一套系统的睡功功法,传于华山。明代周履靖从民间辑得,收入《赤风髓》一书中。现根据选自马道法《CN道教养生秘诀》对其补充纠正和完善,并加以注释。原文中加着重号者,应为误录,在注释中加以纠正。

2、一阳来之候:忽然阴茎勃起,有了性欲之时,也称“活子时”。

3、逐一唤集身中诸神:指松静自然,收视内观,集中思想,除去一切杂念。通过“内视、内听、内嗅、内思、内感”,使所系肝神、心神、肺神、胆神等等诸神收回体内,各归其位。

4、闭兑:塞兑也。就是两唇闭合,上下齿轻合。《易经》曰:“兑,说也。”《易经·说卦传》曰:“兑为口舌”。

5、赤龙头:指舌尖。内丹术语称舌头为“赤龙”。

6、胝:与胼合用,指老茧。故此字应为“舐”字误刻,在句中意为:以舌尖轻抵上腭。

7、十指: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十趾,原文误录。

8、阴阳:结合下文,指坎离,即心神和肾气。

9、日月交光:一般指双目垂帘下发出白光。但这里结合上下文意分析,日为双目,月为双足底的涌泉穴。因双目和两足底的涌泉穴,一上一下均在体外,故为外日月。

10、搯剑诀:指掐子诀,即屈拇指掐于无名指根。搯为掏,叩击的意思;按《赤凤髓》所载,两手掐诀不同,是为原版误刻。

11、生门:肚脐,内为下丹田。《上清黄庭内景经》曰:“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阳,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云笈七签》务成子注:“密户,肾也。”“生门,命门也。”

12、搯剑诀:指掐剑诀,指并拢伸直食指、中指,然后屈无名指、小拇指,再屈拇指掐于无名指上。

13、肱:指肩到肘的部分。

14、匕:指鼻,有意隐晦此字。道家的内丹术和内家拳法中常有这种隐文藏意的作法。

15、合齿:应为叩齿。是为原版误刻。

16、开天门:指以鼻呼吸,使气冲天门;叩齿,以声振天门。天门,位于两眉头之间,道家常隐语为“十字街头”。《上清黄庭内景经》曰:“上合天门入明堂。”务成子注:“天门,在两眉之间,即天庭是也。”

17、闭地户:有两处指向,一指上下门齿龈。《上清黄庭内景经》曰:“帝乡天中地户端”。务成子注:“鼻为上部之地户。”合地户,即轻轻闭合上下门齿。二指肛门,要求提起会阴,撮紧肛门扩约肌,以搭“下鹊桥”,接通任督脉。

18、坎离会合:指心神和肾炁相抱合。“一阳来之候”,说明先天之肾炁出矣,现在“心目内观”,心神也下照生门,这样就容易使心神与精气相互抱合在一起。因心为南方火,故属离;肾为北方水,故属坎,所以称之为“坎离会合”,也叫“坎离交媾”。

19、内日月交精:结合上下文应指心神与肾炁交泰,其乐融融。本来内丹修炼中“日月”指左右目,但这里讲明了为“内日月”,显然不是指双目;一般认为“内日月”应为“左玄肾门,右牝命门”,但这里又讲明了是“交精”,显然不是指两肾;那是不是指“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融合呢?显然也不是,因为其上句已经是“坎离会合”了,不可能再出现先后天之精相交。所以这里的“日月”应指“阴阳”,阴即肾之精气,阳乃心之意火。所以道家乐此不彼的“合阴阳”,“婴儿”“姹女”交合而结圣胎,即指此,并非低俗的“阴阳采战”之术和“男女双修身”之类也。

20、鹿之运督:原文此处漏一“鹿”字,以致上下文不通。道家内丹修炼贯通督脉三关时,用牛车、鹿车、羊车,这里指犹如鹿车运行于督脉。其形神自若,稳步而行,喻指调形。

21、鹤之养胎:鹤为长寿祥鸟,其孵卵镇定自若。喻指调神。

22、龟之喘息:龟亦为长寿三物,其呼吸非常少,而且吐出之气,马上又吸回来。喻指调息。

23、夫人之昼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行八万四千里气:出自《灵枢·五十营第十五》,宋代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亦曰:“一息脉行六过……,息者,以呼吸定之。一日计一万三千五百息,……。”《御纂医宗金鉴》曰:“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三至,谓之迟脉。一息六至,谓之数脉。”可见《赤凤髓》在此处表述,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一息脉行六寸”,应为“一息脉行6.22寸”;二是“八万四千里气”,应为“八万四千寸气”,这里以“寸”代“里”了。

24、玄关:亦称“玄牝”,指口鼻。元代陈虚白《规中指南》论内丹三要,首论玄关(即玄牝)。元代李道纯《中和集》:“口鼻为玄牝。

25、橐龠:(tuó yuè)古代鼓风吹火的装置。 指肾间动气。《性命圭旨》曰:“鼓之以橐龠,吹之以巽风,锻之以猛火。”橐龠,古指皮囊、风箱,喻指肾主纳气的功能,内丹修炼之中元气的运行皆从这里生发。所以玄关在上,主呼吸及后天之气;橐龠在下,主肾间动气及先天之气。它们都是人之生存的关键部位和功能,亦是丹道修炼的机关所在。

26、思虑神:指识神,可以识别世间万物,而且有无穷尽发展的倾向。老子《道德经》曰:“行越远,离道愈远。”不利于“抱朴守一”。

27、元神:指一念之初动之前的状态。元神处于无思无虑,无善无恶,一片混沌之中。所以丹道修炼时只有处于一片混混沌沌之中,才便于思虑神归于元神。

28、内药:内丹修炼的基础,指先天精、气、神。《悟真篇》董德宁注:“内药者,先天之药物,乃元和内运也。”

29、八道:应为“入道”,是为原文误录。

30、六贼:道教指色、声、香、味、触、法,为影响修道的六种因素。

31、五行自然攒簇:水、火、木、金、土等五行都会簇拥、护卫着元神。五行,原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道教将其视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万物之源,内丹修炼家则视为人体五脏,即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未,肺为金,脾为土。

32、火候:一般指内丹修炼中把握意念(心神)的法则和尺度。火,即心之所生的意念;候,意念运用的法则和尺度。但这里是说元气与元神相抱合,升降于周天的景象。

33、醖:即酝,酝酿酒一样。

34、真液:指真汞,实为木液,或直接理解为内丹修炼过程中受纯阳之气点化而“酝酿”出的津液。

35、灵根:喻指人体之命根。心为神根,肾为精根,得元气之养则灵。《太上黄庭外景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灵根坚固老不衰。”务成子注:“灵根,命根也;玉池、清水、乃口舌下津液也。”

36、玄牝:源出《老子》:“谷种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深远;牝,雌性,指衍生万物的本源。此处是指阴阳二气同出于一口,即鼻呼鼻吸,每次必通达下丹田的虚无窍,从而形成下丹田中神气相合的景象。

37、春酒:似甘露一般的津液。

38、行特:应为行持,是为原文误录。

39、真阳:一阳初动之前的元阳,亦称元精。《性命圭旨》:“炼精者,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40、心地:心田也。指双手旋转按摩中丹田到下丹田的位置。并非有的文章注释为“脚心”。

41、揩:双手掌搓热后轻按于双目,温热双眼并轻微左右旋转。并非拍打或用力按摩,切记。



华山十二睡功总诀

夫学道修真之士,若习睡功玄诀者,于日间及夜静无事之时,或一阳来之候,端身正坐,扣齿三十六通,逐一唤集身中诸神,然后松宽衣带而侧卧之。诀在闭兑,目半垂帘,赤龙头抵上腭,并膝,收一足,十指如钩,阴阳归窍,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后,一手掐剑诀,掩生门;一手掐剑诀,曲肱而枕之。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开天门,闭地户,心目内观,坎离会合,是内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夫人之昼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行八万四千里气,是应天地造化,悉在玄关囊龠。使思虑神归于元神,内药也。内为体,外为用。体则含精于内,用则法光于外。使内外打成一块,方是入道工夫。行到此际,六贼自然消灭,五行自然攒簇,火候自然升降,醖就真液,洗养灵根,故曰:玄牝通一口,睡之饮春酒,朝暮谨行持,真阳永不走。凡睡之功毕起时,揩摩心地,次揩两眼,则心身舒畅。

行住坐卧,大要聚气凝神。神住则气住,气住则精住,精住则行固。若神住则无思虑,气住则无呼吸,精住则无淫欲,然后三元归一,八脉还原,七宝无漏,血化为膏,始得长生久视。修真之要,性静则情逸,心动则神疲。盖神去则气散,气散则精耗,精耗则形枯,形枯则死矣。

故世人之生死,皆一梦幻,如至人则不然。至人无妄,无妄则无梦,苟有梦亦得其真,非情欲之梦也。故其心常虚明,神常澄湛,无来无去,不生不灭,安有此轮回哉!世人妄妄不息,情欲交炽,心被万缘所染,神无一刻宁静,茫茫乎昼亦梦也、夜亦梦也、寤亦梦也、寐亦梦也。临命终时,一片情欲牵扯不断,安得不趋入他途、投入异类,受此轮回,无有出期。自无始以来,其性来去皆如此,故佛经云:恩爱断,生死断也。今之世人,只以爱欲贪嗔痴为乐,岂知乐是苦因,如蛾之恋灯、蝇之贪锡,蛾蝇不知自克其形。此乃人盗万物,万物盗人,一切由心之所造也。故心者神之宅,神者身之主。 修行人修个什么,无过精气神三宝而已。神为君,气为臣,精为民。故五贼侵而精神耗乱,五贼泯而国泰民安,则无治可以长久。先要外伏魔精,内安真性,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此是为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空,是为仙道逆行,常灵常存。如尘世间众生日用,则神化炁,炁化精,精化形,形化生物;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乃人道顺行,有生有死,其生死皆在心之所欲也。

至于修仙之人,心要如如不动,如龙之养珠,鸡之抱卵,蜣螂之滚毬,蠮螉之咒子,蚌含明月,兔子怀胎,鳖之射影,犀之望星;功到则如禾之凝露,瓜之脱蒂,是神之运用。神者气之母,精者气之子,神气相抱,精自归源,凝结不散,即婴孩由父母之所生也。妙在存神于斯中,始得二气交感于黄庭,三华混一于元窍,圣胎成而真神蜕化,出离生死,超然成道。如此行持,一百日龟息,三百日成丹,两年身轻心灵,上开八门七孔及眉心一门,三年飞升,以达希夷。要在笃志虔恪,修持不怠,自有妙验。故曰:工夫不到不方圆。有等修真之士,虽下苦功,未得真传,以致忘本逐末,盲修瞎炼,或执顽空,或泥幻相,何异于痴猫守于空窟,终不得其鼠也。

以上睡功秘法,天机之妙,务在真师心授,不得私意揣度。或得遇者,谨而行之,勿示非人,恐遭天宪,慎之慎之。

毛玄汉降龙伏虎图

心中元气谓之龙,身中元精谓之虎。性定龙归水,情寂虎隐山。二家和合了,名姓列仙班。

瞿上辅炼魂魄图

砂中取汞为之魂,水里淘金为之魄。天以日为魂,地以月为魄。日中寻兔髓,月内取乌血。

麻衣真人和调真炁图

调和真炁五朝元,心息相依念不偏。二物长居于戊己,虎龙盘结大丹圆。

胡东邻运化阴阳图

法天象地谓之体,负阴抱阳谓之用。天地为立基,阴阳运化机。这个捩子,料得谁人知。

杜胜真阴阳复姤图

阴极阳生为之复,阳极阴生为之姤。阴极阳来复,阳终姤又侵。学人明火候,撅地见天真。

王龙图静养火候图

静中阳动为之火,地下雷轰为之候。火本生于水,候乃阳来复。雷震摄天根,巽风观月窟。

康南岩守炉鼎图

乾宫真阳谓之鼎,坤宫真土谓之炉。鼎在乾宫铸,炉因坤土包。身心端正后,炉鼎自坚牢。

张怡堂炼成灵宝图

万神不散为之灵,一念长存为之宝。自存身中宝,施之便有灵。诚能含蓄得,放出大光明。

张玄玄牢拴猿马图

揩摩心地为之沐,洗涤尘垢为之浴。要得狂猿伏,先将劣马擒。纤毫尘不染,神气合乎心。

彭懒翁收放丹枢图

入希夷门为之收,出离迷境为之放。亘古灵童子,神功妙莫量。放之弥法界,收则黍珠藏。

谭自然廓然灵通图

悟本知源为之灵,廓然无碍为之通。识破娘生面,都无佛与仙。廓然元不碍,任尔海成田。

喻一阳出离生死图

出离生死为之了,得道飞升为之当。打破鸿濛窍,方知象帝先。只斯为了当,如是大罗仙。





北宋奇人陈抟活了118岁,他睡功了得,一觉可睡100余天,被称“睡仙”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的奇人异事数不胜数,

或能够幻化成风,或能够七十二变,流传至今的传奇人物各个身怀绝技,胜似神仙。在宋朝也有一位神奇的人,他不能呼风唤雨,也不能腾云驾雾,唯一的特长就是能睡, 号称“睡仙”,不仅寿命长,还能预测未来,他就是陈抟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正史都有记载。

大器晚成科举失利隐居武当潜心修行 陈抟出生于唐懿宗在位时期,因为寿命长, 所以历经唐朝末期、五代十国和北宋三个时间段

,主要活跃于北宋,堪称北宋第一奇人。但是陈抟并不是天资颖慧,反而幼年时期特别的笨,用俗话说就是“大器晚成”。

陈抟在五岁之前一直不会说话

,可把他的父母给急坏了,在他五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玩耍, 有个老太太朝他走来给他哺乳,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老太太走了之后,陈抟竟然能开口说话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陈抟会说话后变得非常聪明,

看什么书都能一边记住并且倒背如流

,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于是在他看完四书五经后,高高兴兴的去考取功名,但是天不遂人愿, 他的科举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 ,或许是因为心高气傲,经历一次失败的陈抟便没有选择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反而散尽了家财,开始游山玩水,闲暇时刻研究道家学术,后来也有很大成就,被称为陈抟老祖。

唐朝时期明宗曾派人通知陈抟进宫,陈抟桀骜不驯,见了皇帝也不下拜,明宗很生气,所以也没给他安排重要官职,于是 他远离世俗隐居在武当山。

陈抟在武当山一呆就是二十几年, 在此期间他精心研究《周易》之术,深得其中精髓,与此同时,也练就了一身绝世本领——“睡功”。

一觉可睡一百余天号称睡仙名不虚传 陈抟的睡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正史作为依据的。

在正史《宋史》中曾这样写到“常百余日不起”,意思就是经常一睡就能睡一百多天。

由此可见,在武当修行的这二十多年没少睡觉,也可能是因为事物不足只能多睡觉,也许只是修行需要,不管什么原因他的“睡功”的确是无人能敌。 在五代十国期间,

陈抟曾被后周皇帝柴荣宣他进朝

,因为陈抟在武当山潜心研究道术,颇有名气,所以柴荣想问他如何能把石头变为金子,也就是点石成金的法术。陈抟不仅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对柴荣横加指责,说他贵为一国之主,应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做最首要的任务,而不是整天弄这些法术,秦始皇求长生不老的丹药就是例子。

柴荣一听很有道理,还封他为谏议大夫,但是陈抟却不以为然,坚决要回武当山。柴荣无可奈何,放他归山之前又提出一个要求,指着他说:“你不是睡仙吗,我现在就要测一下你到底有多能睡”。于是 把他关入一间房子里,不给吃不给喝,一个月后柴荣进房考察,发现陈抟还在酣睡,

这才相信了。

通晓未来之事能预自己之死

五代后唐年间,外族侵犯中原地带,百姓民不聊生、颠沛流离。陈抟从武当山来到华山修行,途中看见一个老太婆肩上背着一个扁担,下面有两个箩筐,每个箩筐中都有一个小孩。陈抟掐指一算,得知这两个小孩以后就是天子之命,于是上前对着老太婆说:“ 谁说如今无真龙,两个天子一担挑

”,说完就走了,留下老太太和两个孩子在风中凌乱,不知所以然。

这两个孩子就是后来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赵匡胤未当皇帝前曾经来过一次华山,却没有带够干粮,一时饥渴难耐。这时陈抟来到他的面前,递给他满满一箩筐的桃子,赵匡胤狼吞虎咽的把桃吃完了,然后发现自己身上连一分钱都没有,自己又不是赖账之辈,于是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这就是“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这个谚语的来历。 陈抟在华山修行,也并不是贪财之辈,但 他知道赵匡胤以后会当上皇帝, 所以便请他下棋。如果赵匡胤赢了,这一箩筐桃子就等于白送给他了;如果赵匡胤输了,就要把华山让给陈抟,赵匡胤一想,华山本来就和他没关系,就算输了让给他又何妨,于是欣然同意。

两人来到棋盘旁边盘膝而坐,三局之后胜负已分,赵匡胤连输三局。陈抟立即找来笔墨纸砚, 黑纸白字立约为据,赵匡胤无条件把华山让给陈抟 ,赵匡胤也不知道这老头打的什么算盘,但是自己好像也没亏损什么,于是便签字画押了。

后来赵匡胤做了大宋皇帝,才知道陈抟的意图,原来陈抟有着预测未来的能力,他早就算到了自己能当皇帝,于是言而有信,把华山赐给了陈抟,并且 两次召他进宫做官,都被陈抟拒绝了

。陈抟回复赵匡胤说,他已经得到华山了,自己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要继续潜心修行,他的心早已被华山上的白云留下了, 自己宁愿当一个闲云野鹤,也不想去做官 。赵匡胤只好作罢。

无论是宋太祖还是宋太宗对陈抟都很尊重。太宗在位二十年的时候也没想到该立谁为太子,这时他想起了远在华山的陈抟,于是派人请他出山为皇子们看相, 陈抟进宫前经过寿王府门口,然后连皇宫都没进就回华山去了,

只派随从向太宗带了一句话,说寿王门卫都是将相之才,皇帝自然也就不难找了。果不其然, 寿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陈抟不愧为北宋第一奇人,他不仅可以预见未来,还可以准确的预见自己去世的时间。

根据《宋史》的记载,陈抟曾对他的弟子说,他的气数已尽,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他将于这个月二十二日在张超谷中离开人世间

。到了这天,弟子一看,陈抟果然驾鹤西去了, 享年118岁

,去世七天后身体尚有余温,令人诧异不已。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尝尽人间冷暖悲欢,就不枉这一生。



仙家睡功第一玄陈抟

五代至宋初年间,西岳华山隐居着一位“睡仙”,他就是名扬四海的陈抟老祖。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出生在四川安岳县,他自幼爱好学习,精通经史百家的著作,有平乱治国的大志。后唐长兴年间,陈抟离开家乡,到洛阳去考进士,没考中。于是他不再追求功名,四方遍游,访道求仙。后周世宗曾召见陈抟,赐号“白云先生”。传说赵匡胤也和陈抟相好,在交往中,学得许多治国安邦的策略。据《书墁录》记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奇谋,就是陈抟教授的。宋太宗时,又两次召他入宫。陈抟那时年已古稀,但精神矍铄,略带瘦削的脸上留着一簇胡须,头顶华阳巾,身着布衣,腰垂绦带,脚穿草鞋,步履轻捷地走上宫殿。大臣们纷纷向他问道,陈抟谦虚地说:“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没有什么可谈。太宗待他热情,与他切磋治国修身之道,赐号“希夷先生”。陈抟留京数月,思恋华山,作《辞朝归华山》,诗云:”十年踪迹蹈红尘,为忆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太宗见他不肯在朝,只好让他还归华山。

陈抟以“善睡”闻名于世。据《宋史 ● 陈抟记》记载,陈抟曾修道武当山九室岩,辟谷服气,达二十余年,每天只是饮酒数杯。后来住在华山云台观,更加喜睡,“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坚瓠续集》也说,周世宗曾经把陈抟关在房中,加以考查,一个月以后,陈抟仍然在熟睡之中。陈抟有一首“对御歌”:“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看,好一个潇洒尘外的“睡仙”。 陈抟的睡不同于常人,实际上是一种高深的气功——睡功。陈抟对其弟子金砺讲述了睡功的奥秘。他说,世俗之人迷失在宦海利而之中,名利声色汩其神识,酒醴膏羶昏其心志,即使在睡乡梦境,也无片刻安宁。相反,

道德功夫的人,睡中亦在修炼。“至人之睡,留藏金息,饮纳玉液;金门牢而不可开,土户闭而不可启;苍龙守乎青宫,素虎伏于西室;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呼甲丁以直其时,召百灵以卫其室。然后吾神出于九宫,恣游青碧,履虚如履实,升上若就下;冉冉与祥风邀游,飘飘共闲云出没;坐至昆仑紫府,偏履福地洞天;咀日月之精华,玩烟霞之绝景;访真人论方外之理,期仙子为异域之游;看沧海以成尘,指阴阳而舒啸;兴啸欲返,则足蹑清风,身浮落景。故其睡也,不知岁月之迁移。”这种高深的睡法,是道家内丹术的一种功夫。

《天仙道戒须知》记载了陈抟睡法的姿式:“侧左者,曲其左肱,以手心蛰面,开其大指,食指,以左耳在大指、食指开空之处,则耳窍留空矣。直基腰背,曲其左股,达其坤腹,泰然安贴于褥际,直安右股于左足脚侧,以右手心贴脐轮。……如侧右,亦如侧左法。”可见陈抟睡功是侧卧式。

在这种似睡非睡,神气相抱,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下,陈抟侧卧,呼吸出入无息,面色红莹,可以数日不动,不饮,不食;可以使脉博达到“六脉俱无”、闭息胎息,进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当然,这种玄妙的境界,非亲身体验者是不易领会的,正如陈抟诗中所说:“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中长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这种睡功又叫作“锁鼻术”,是由四川邛崃县天庆观高道何昌一传给陈抟的。北宋文同《丹渊集》中说,后晋天福年间,陈抟在巴蜀求道,听说邛崃天庆观何昌一道力精深,“着锁鼻息飞精,漠然一就枕辄越月始寢,遂留此学,卒能行之。后归关中,所修益高,蜕老而婴,动如神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中亦载此事,说陈抟曾题诗敬赐何昌一:“我谓浮荣曾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间。”恭称“道门弟子图南上”。

陈抟睡法世代流传,到了明代,张三丰亦以其精通此功著称。据说他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只一衲一簑,一餐能食升米,或数月不食。著作有《蛰龙吟》一首,讲述睡功大道:“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自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失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欲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陈抟得道法真传,隐居华山,与麻衣道者,吕洞宾相师友, 他总结了前人和自身的经验,著作《无极图》、《指玄篇》等,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内丹大道。北宋端拱二年(989)七月二十二日,陈抟仙逝于华山莲花峰张超谷石室中,享年118岁。据《宋史 ● 陈抟传》所言,“经七月,肢体犹温。有五色云敝洞口,弥月不散。”



睡功大炼形

睡功大炼形是在华山大炼形基础上编排出来的一部上乘功法,这里面放入了华山派深秘的心法——龙虎交会。这个心法历代祖师视为镇山之宝,也是华山派内丹修习的核心法诀。在编排此功法时,几位华山派本门师兄弟都劝我不要将此法诀公开。但我考虑到现代流行功法的动功,修炼的层次大多停留在皮层或气脉上,很少有能深入脏腑的,为使更多人受益。我三次叩请披霞师尊,终于得到恩准,将此上乘法门披露于世。

  这个法诀虽然简单。但其效用非常之巨大,学者要仔细体味,自然知道其中妙处。

  预备式:

  ⒈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舌抵上腭,双唇轻闭,双目微合或睁开也可。自然呼吸。面带微笑,心情轻松舒畅。

  ⒉意念由上至下放松:头部——颈部——胸背部——腰腹部——骨盆——两大腿——膝关节——小腿——脚掌。

  ⒊左肩放松,左臂缓缓下沉,下沉要用意不用力,是松沉,不是用硬力下沉;沉到不能再沉时,缓缓还原,如此放松下沉还原为1次,然后做右肩的放松与下沉(动作要求同左肩),如此左右反复交替松沉、还原,各9次,左右共计18次。

  作用与功效:为下面练功作好准备,启动周身气机。同时对肩肘部疾病有一定疗效。

  第一节 龙虎交会

  ⒈两掌体前缓缓抬起,掌心向内,右掌心对准胸口膻中穴(中丹田),左掌心对准肚脐(下丹田),自然呼吸。

  保持此姿式不动,意念放在中丹田处,默念字诀:嗡。嘤嘤嘤呜呜呜肃肃肃。一遍,速度均匀缓慢,一般念完一遍字诀需要7——10秒种。

  意念从体内缓缓下降至肚脐后下丹田处(肚脐与命门连线靠命门穴处及周围一片区域)女同志意念从心到两肾,下降速度要缓,不要急。下降时默念字诀一遍,降至肾脏恰好念完。

  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处,女同志意在两肾,默念字诀:嗡。嘤嘤嘤呜呜呜肃肃肃。一遍。

  意念从体内缓缓上升回膻中穴处(不可高过腹中穴),继续重复前述意守与念诀,如此来回上下反复变

  换共做三分钟左右。

  ⒉左掌由肚脐缓缓上行至掌心对膻中穴。同时右掌由膻中穴缓缓下降至掌心对肚脐。保持此姿式。内部意念同上不变。如此练三分钟。

  呼吸:自然呼吸,慢慢自然过渡到深长缓慢的深呼吸。

  作用与功效:此式主要功用在于促进坎离交媾,龙虎交会,也就是心肾相交。一般常见的各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遗精、阳萎、早泄、腰腿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五脏六腑各类疾病的产生都与心肾不交有关,因为根据道家气功的理论,心肾不交则和气不生,和气不生则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就容易得病,本式可使心肾相交,从而使五脏六腑疾病得到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心属火,肾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是相互升降,彼此交通的,心中之阳下降到肾,温养肾阴;肾中之阴上升到心,滋补心阳,这即是心肾相交。按八卦来讲坎属水,属北,主肾;离属火,属南,主心,所以心肾交就是坎离交,就是水火既济。

  《崔公入药镜》讲:“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道家气功中水、火比中医更进一步,除代表心肾之外,更代表着精气神,精为水,神为火,水火相交则和气生,也就是一气生,华山派祖师陈抟说;“渺无踪迹归玄武,潜有机关结圣胎。”也就是说的水火既济之后,一阳之气在黄庭结合金丹的境界。

  本节功法通过意念活动在心肾之间的来回转换,促使心肾心气充分混和,交融。单纯的心气与肾气不容易完全融合,这就需要动用“黄婆”。过去道家功爱用打比方的方式讲练功诀窍,把心与肾比作夫妻,夫妻没结合前,需要媒婆从中说媒拉纤,往一起说合,那么什么是“黄婆”呢?顾名思义,黄属土,人身脾脏也属土,所以“黄婆”指的是脾脏之气,脾主意,“黄婆”又指意念活动,道家功中指“真意”。

  在本节动功中,通过真意转换,意念在人体内移动过程中,又带动了脾脏之气,黄婆做媒,从而促使了心肾的充分相交。同时由于两掌心,对肚脐(神阙)与膻中两大穴的气机交流进一步强化了心肾之气的融合。

  心肾相交是一种什么感觉?意念在心肾间转来转去,慢慢地,思想里变得恍恍惚惚的了,分不清哪是心哪是肾,有的心在下,有时肾在上,慢慢觉得心肾距离变短,最后合在一起了,这时全身会涌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说痒不痒,说麻不麻,说酥不酥,似醉非醉,很难用语言表达,过去佛家功称此境界为“欢喜地”。这种快感比常人性生活最高潮时还要舒服,还要快乐。所以道家功把心肾相交比喻作夫妻交,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什么说:“身中自有真夫妻”,“身中真自有阴阳”,“不假外求”。大家心肾交了以后,就有切身体会。确实很快意,过去也叫心花怒放,但快意不能太贪着,要及时转换,具体方法三部功有传授。

  这期间会出现多种现象,象龙吟、虎啸,也就是耳边能听到体内发出两种声音,一种高亢是龙吟,一种低沉是虎啸,眼前有时会出现各种亮点,有明有暗,或者胸腹之间突然大放光明,通亮透彻,或者在小腹,或者在胸口现出花瓣(心花怒放),或者出现内视,透视等功能,这些都是功态中正常夜应,要泰然处之,不追求,任其自然。   本节功法中的字诀,过去叫咒,是一种借助外界自然力量的方式。本节中的字诀发音具有奇特效果,是华山派内炼密咒,具有促进龙虎交会的奇效,其内在奥秘学者自去体会,功到自然成,这里就不再讲透。

  龙虎交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绛宫(中丹田)交,也叫上交,叫“虎入龙宫”,另一种是在下丹田交,也叫下交,叫“龙入虎穴”。上交降龙,下交伏虎,降龙伏虎就是抽坎填离,就能得大药,结金丹。这是更进一步境界,在后几部功法中再述。

  事实上,如果炼本节功法达到心肾相交状态即光兮惚兮,快意充满的状态,就不必续炼下几节功法,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了,过后按收式收功即可。

  本节功法除用于修习内丹,健体治病出功之外。运用于外,就是道家所说的“雷法”。所谓“雷法”并不象一些人想象一样,只要得到符箓真传,只要画符念咒,就可以驱雷叱电,呼风唤雨。事实上符与咒都是外在的东西,属于辅助性的,最重要的是内气要修炼有成。先从体内激发起心肾二气,怒水降,真火升,至阴碰触至阳则首先腹中响起雷声,以意念传之天上云间,则引动自然界雷声大作乃至坎电横空,巽风呼啸,雨水普降,无不都是由内动感应至外界天气变化。但此法有损内气,所以过去道教中,很少运用个人力量呼风唤雨,而多采用集体祈祷法。因此,炼气功者要明白内炼才是最主要的,符与咒灵验与否也视乎个人功力高低,道教气功中天师派是很重视符箓的,但历代掌门天师都是内丹修行有大成就者。如果只想着求灵符求秘咒,而忽略内功修炼,最终一法无成。

  第二节 脏真搬运

  ⒈续上节,左掌由上向前向下再向内向上转动,右掌由下向上向前向下转动,如此转动为一次,左右掌按顺时针方向在体前转动三十六圈。转边过始终保持掌心向内不变。

  ⒉两掌转移三十六圈后,两掌落至肚脐,沿带脉外分至左掌贴左肾,右掌贴右肾,意念领气由肚脐沿带脉向右顺时针转动三十圈后止住,两掌不动。此式也可配合腰膀顺时针转动。

  ⒊双掌不动,静立一分钟,体会内部气机变化,女同志注意两肾,男同志注意下丹田。

  呼吸:自然呼吸   作用与功效:

  ⒈双掌体前转动这式中,双掌的转动只是起一个引动作用,实际上是通过此动作引发体内小周天的运

  行。   华山派的修炼方法,与别派不同,别派把气由尾闾上循督脉至头顶,由任脉下降运行路线称为小周天。但华山派修法,起手从心肾相交入手,认为小周天路线是:气从肾到命门,沿督脉上行至膻中(中丹田),然后经由心循任脉下行至脐口到肾。这个循环叫小周天。这个周天事实上仍是为心肾相交服务的。由于它的循行路线不上头,所以即使在真气不足情况下,以意引领运行也不会产生任何偏差。不会出现“煮空铛”现象。反而会促使真气产生。转周天数不能超过三十六次,而且必须是后升前降,方向不能搞反。

  ⒉意念气由带脉循行,是为了促使肝气与肺气交会,道家功称肝气为木母,肺气为金公。金公与木母也必须要交合,为什么要交合?因为只有金公与木母也交合了,带脉才能启开,带脉是一道闸门,如果带脉不开,心气下不来,肾气上不去,心肾就难以相交。开启带脉同时也是打开辘轳关各个窍位(命门、肾俞、志室)为以后大周天及五气朝元做准备。

  在本节功法中,促使五脏真气进一步交合故称“脏真搬运”。经过此节动功后,初步可形成小周天循行路线,进一步,心肾相交之后,则不再走周天循行路线,而是气在心肾之间直上直下,走“中黄”捷径。

  第三节 顶罩三光

  双手掌心相对由体侧缓缓抬起,与肩高等高时,曲肘,双掌掌心对准两太阳穴。顺时针方向由后向   前转7圈,转圈后双掌转至眼前,变十指指尖相对,体前下落,引气下降至下丹田还原预备式。

  无需加意念,自然呼吸。

  作用与功效:

  通过双掌在太阳穴外的转动,促使清阳之气上升至头,滋养大脑,因为据道家的理论,识神居于心,元神居于脑,最后出阴神、阳神都从头部出去,所以头部很重要。此式具有开发智慧诱发灵感激发透视,预知功能的作用。另对头部各类疾患如脑血管疾病、聋哑等都有治疗效果。此式演炼不宜次数过多,要按标准次数做,特别是高血压神经衰弱的患者尤需注意。

  第四节 青龙摆尾

  ⒈接上节,由预备式起,右掌手心向内腹前提起至膻中,身体随之向左扭动,头也随之左摆,右脚跟抬起,续变手心向下,顺腹前回至体侧。此为左式。左手手心向内抬起至膻中穴,身体向右扭动,头也随之右摆,左脚跟抬起,续变手心向下。顺腹前回至体侧,此为右式。

  左右式各做九遍。自然呼吸。意随动作而行,体会悠闲自得的滋味。

  作用与功效:

  通过身体的左右摆转,促使五脏及三焦气机流通,同时由于左右两腿的扭动与脚踝转动,牵动腿部足三阴,足三阳经脉,对腰腿疾病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五节 升降开合

  预备式,两掌掌心相对由体前同时前抬上升,一直升至头前上方时,两掌同时外转,变掌心向下,划孤形向体侧降落,上动不停,划弧形由腹前继续上升,如此反复升——开——降——运动5圈后,两掌回至体侧,动作不停,而掌掌心向下,由体侧上升,升至头顶时,两掌内转,变掌心相对,两臂划圈由头向胸前直臂下落,回至体侧后继续由体侧上升,如此升一合一降反复运动5圈。

  收式:继上式至第5圈时,两臂体侧上升至头顶变掌心相对,继普掌心向下,十指相对,经面前由胸前下降,同时屈膝微下蹲,至小腹分开;自体侧上升,同时慢慢伸直双膝,如此重复三次,由体侧双掌斜相对向体前划弧,至腹前双掌重叠,男同志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同志相反)抚于肚脐静养一分钟,而掌自然分开,回复预备式。收功。

  作用与功效:

  ⒈升降开合一式通过双臂的升开降合,可以调理全身的气机。气功的一个重要诀窍,就是升降开合。人体内部气机都具有升降开合之特性,通过此式,学员可以细细体味。

  此式尤对胸肺部疾患具有显著疗法。

  ⒉收式可将周围气场收归体内,是练功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切勿草率从事,一定要认真做好。



一.陈希夷《蛰龙法》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二.陈希夷《励睡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三.吕祖《咏蛰龙法》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

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

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四.张三丰《蛰龙吟》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

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

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

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

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蒙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

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

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③,乐在其中无人谙。

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

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五.张三丰《渔父词》

蛰龙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

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

六.张三丰《蛰龙法跋》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其所传皆伪书也。《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读三十二字,盖使人豁然大悟。吕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张全一④跋,时寓终南山。

七.白玉蟾

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

月色似催人早起,泉声不放客安眠。

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

开眠半窗红日烂,直疑道士夜炼丹。

八.李道纯《满江红》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

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

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

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

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

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睡功效验

睡功的核心就是“心息相依”法门,确是古今真仙修炼真功,是最圆融、简易、高效的微妙法门。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秘诀,切勿等闲视之。如若不信,不妨一试,亲自做做,当可自得答案。今将睡功效验,略举如下:

一.悠然速睡。普通人睡前思前想后,辗转难眠。修炼睡功,心息相依渐而相忘,恍然间不觉睡去。初做相依功夫时间稍长,待纯熟之后,数次呼吸之间即能心息相忘,自然睡去,则去“大定”不远矣。

二.睡中无梦。普通睡眠,会经历浅睡阶段,大脑皮层活跃,梦境纷起,干扰睡眠,影响睡眠的质量,次日或有头昏脑胀、疲劳之感。睡功则以速睡为宗旨,超过浅睡阶段,直入深层睡眠,自然无梦境干扰,确保了睡眠的质量,一觉到天明。醒来百脉调理,精神舒畅。

三.感阴摄阳。常人夜间睡熟,至静极之时只能感招天地之真阴,作为次日精神的张本。若以心息相依而获睡,以我心息之和感招天地之和,天人合发,则真阴、真阳能同时感招,其为利益,岂有量哉。

四.防疾祛病。身中疾病,多因呼吸气结,神气不调,导致气血阻滞所致。心息相依,气息平和,先天真阳一到,全身酥软快乐,气血疏畅,疾病自去矣。天天做功,日日感招真阳,则全年无疾痛之苦。

睡功采用卧位,与平时睡眠基本相同,因篇幅所限,不作详述。

一.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1880-1969)最钦仰陈抟(希夷)一派丹法,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是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说:“昔以因缘,得遇汪师(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讲:“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因此,修功总诀就是将调心和调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心调息,以息摄心,总名为“心息相依”。心息相依交抱,性命相融矣。 二.第一口诀:心息相依,神定虚空。放松身体,静卧在床上,将自己的心念和意识集中守住“身外虚空”之中——鼻孔外方圆径寸之地。此处是修炼上乘丹法的“玄关一窍”,又名“玄牝之门”,异名很多,不胜枚举,是古人千金不传之秘。意内守“身外虚空”之虚境,目内照“身外虚空”中呼吸来往之气,耳内听“身外虚空”中呼吸之细声。意守、目照、耳听,三位一体,俱属于心;“身外虚空”中往来的呼吸,谓之息。心念与呼吸相依交抱,绵绵不绝,缠扭不断,故谓“心息相依”。鼻孔外虚空径寸之地,不着色身,虚灵一窍,心念冥合于此处,是为“神定虚空”。修炼之道,以“神定虚空”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离虚空,杂念袭来,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龙手”将“元神真意”牵回,如似“青龙剑”将杂念斩断,心神静守不离“身外虚空”。

三丰在《道言浅近》中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云:“凝神之际,务要与息相依,毋以神逐于息,毋以神运息。逐息则神散,运息则神摇。只要息息动荡,任其天然,随其自然,斯其神愈觉凝然。”又说:“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书说来说去,不出一个心息相依。起初须知微息之出入,在外面虚空中游扬宛转如游龙。片刻之后,即可放下(心念),顺其自然。若有杂念来,再心息相依,之后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静而得冲和之效。不知放下(心念),便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则坏矣。”(《体真山人丹诀语录》)

三.第二口诀:心息相忘,神气合一。先天大道,神气合一。神无影,气无形,故神不可见,寄之于心;气不可得,求之于息。神气寓居于心息之内,心息是神气的寓所。欲将神气合一,必先将心息相依。心息,在丹经中喻为“龙虎”。丹经谓“龙情缠绵,虎性狰狞”,不过喻心息的燥动不宁。所谓“降龙伏虎”,就是降伏心息,其功诀不外乎“心息相依”。又有“驱龙就虎”者,即是以心去与息相依。虎(息)无情,龙(心)有意,必用有意的心主动地去与息妙合,方为合法。

以心调息,以息制心,心息相互钳制相依于“身外虚空”之中。心因息调而渐静,息因心静而渐平。盖此仅能降伏思虑,平凡静气,尚不能达到“神气合一”。惟有不去做有为的“心息相依”,放下有为的意识,不再去主动的调动,一任自呼自吸,阖辟自然,才能过渡到“心息相忘”。将心息忘掉,不知心息的存在,惟融合于一片虚空之中,身心与虚空合一。混沌空忘之内,自由无束之中,心息才得到真正的相依,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神气才能相融合一。“心息相忘”,仍然属于“心息相依”,惟前是“有为法”,此属“无为法”耳。只有“心息相忘”(后天心息),心息才能真正相依(先天心息),神气才得合一。所以,“心息相忘”是“心息相依”的深入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能否进入“睡乡”,以及“大定真空”的关键,也是“阳生药产”、“烹药炼丹”的秘机。有修炼静功多年者,尚不能“阳生药产”,均以不能味此理耳。

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云:“吾本无他术,为能定心故。”又云:“能静则金丹可坐而致也。”白玉蟾《玄关显秘论》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之一字,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顷刻,运造化于一身也。”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汪东亭也讲:“心息相依之功夫纯熟,必转入心息相忘,方能入定。尚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验,但苟心息不能两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况定乎?”

四.第三口诀:恍然而睡,大定前奏。定境,混混沌沌;睡乡,无思无虑。睡与定极为相似,故称睡为“相似定”。所以,睡是定的前奏,睡功不离定诀。“心息相依”纯熟,必须转入“心息相忘”,于空忘之中,不知不觉之内,恍惚间自然睡去。睡于“心息相忘”中产生,能睡熟就是“心息相忘”的最初效验。若能迅速睡去,则去“定”境不远矣。故此“心息相依”法门,是古今修炼之真功,是最简易、最高效的微妙法门,是踏破铁鞋无处觅,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秘诀。

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片刻之久,心息两忘,即能自然睡去。一觉醒来,百骸调理,气血融和,精神舒畅,其妙难以形容。若工夫稍进,自然由睡而转为入定,睡是定的嚆矢②,定从睡中产生。初学有睡无定,久修则有定无睡,终则定就是睡,睡就是定,睡定无异矣。故能睡着就是效验,能自然速睡尤妙。禅客坐禅,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善炼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断得到提高。若熬夜守更,反惹睡魔。《参同契》中云:“寝寐常相抱,觉悟候存亡。”即示睡眠之中,惺惺不昧,渐趋“大定真空”,待承妙有真阳,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睡功丹理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云:“予参汪师(汪东亭)首尾四年,蒙师一再传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余绪。”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东华两派之肯綮①,九还七返之玄要也。”

宋·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说:“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宋·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也说:“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元·李道纯在《中和集》中说:“药物只于无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烧。”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法摄归一定字,所谓至简至易之道也。”(《体真山人丹诀语录》,徐海印辑。)因此,造丹的方法无他,只是一“定”之功,能“定”则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睡与定极为相似。睡中无思无虑,定境混混沌沌,故称“睡”为“相似定”。于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进而采药炼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修士每称“睡”为“睡魔”,静功中惟恐睡去,终宵打坐,强忍不睡,称之“斩睡魔”。殊不知,睡是生理特性,若强行终夜不睡,违反生理规律,使神经调节系统发生错乱,反惹睡魔,流弊百出。先天大道,无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炼睡,转识成智,渐生定功,睡魔不斩而自斩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验。得“定”最易,故“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陈抟老祖睡功秘诀(蛰龙法) 睡功是外形上以睡为练功姿式的一种静功。睡功在道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武当派道家功夫里,行住坐卧皆可练功。

武当道家五行养生功静功中睡功的原理是摹仿龟、蛇、龙、虎、仙鹤等动物的呼吸方法,最终实现胎息。在武当派的传承里有着很多关于睡功的记载和传说。以善睡闻名天下的陈抟在武当山修炼的二十多年。他的睡功称作为“蜇龙法”。

关于陈抟练习睡功思想体现在两首诗词里。一是《喜睡歌》; 二是《睡歌》。通过这两首诗歌说明了陈抟练睡功的方式方法,他在《喜睡歌》中说:“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陈抟探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 指出了睡功关键在于呼吸。

在后世练习睡功的武当传人里多会接受陈抟的这种思想方法。继承了这种睡功思想方法的武当派张三丰祖师说得更明显,他说睡功的关键在于使呼吸之气,能使呼吸之气顺任自然的同时归入到丹田窍内。使真气得以团聚不散乱,这个过程要安逸舒适。通过睡的姿态,来温养丹田之气,日积月累,使其发生变化和作用形成真气所凝聚的胎元。

从外表姿式上看,好像在睡,而实际上内里并没有昏睡。只不过是在练习睡功罢了。他在《睡龙吟》中说“我欲睡兮睡未眠,学就了,真卧禅”。《渔夫词》咏睡功:“神默默兮气冥冥,蜇龙虽睡睡还醒。”道破了睡功的真实含义。武当道家五行养生功所留传的睡功延续了这种思想和方法。

当我们在床上或可以睡的地方均可以练习睡功。方法如下:

身体通常是侧卧,左手劳宫穴放在左太阳穴处,枕于头下,肘弯曲,右手放于丹田处,左右手之间尤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背做到平正,肩要平顺,尾闾提起来(即提肛之意),舌顶上鄂。腿部弯曲似半圆。做到卧似一张弓。如果左右睡则姿式手脚动作相反。

还有什么比睡觉更令人身心愉悦的呢?这蛰龙法就是睡觉的功法。

蛰法就是毛孔呼吸配合一定姿势的卧式在睡眠时练习的一种方法。 刚开始能使人迅速感觉恬静安详很快的就能睡着。 继而睡眠时间发生种慢效应,自己感觉睡得时间很短实际睡眠好几小时了。 随后能似睡非睡既是蛰法。蛰法的休息程度很深,使人精神充裕。 蛰就是动物冬眠,这里指修炼人的睡眠方法能像入蛰一样。 昔日华山派的陈抟老祖号称睡仙,常说陈抟老祖一睡千年。

就有个笑话:历史上传说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出生了, 有红光映天的祥瑞发生,这时陈抟看到祥瑞知道了彭祖的出生, 刚好陈抟当时就该睡了……等陈抟一觉睡醒再一打听彭祖死了两百来年了, 陈抟感慨:“就知道这孩儿养不活啊。”

陈抟(tuán)(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

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 出自道德经),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 汉族,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

(四川资阳市安岳、乐至一带,一说重庆市潼南县),隐于武当山九室岩, 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

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 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一.陈希夷《蛰龙法》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二.陈希夷《励睡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三.吕祖《咏蛰龙法》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

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

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四.张三丰《蛰龙吟》

睡神仙,睡神仙,

石根高卧忘其年,

三光沉沦性自圆。

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莫散乱,须安恬,

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

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

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

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蒙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

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③,乐在其中无人谙。

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

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五.张三丰《渔父词》

蛰龙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

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

六.张三丰《蛰龙法跋》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其所传皆伪书也。

《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 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

读三十二字,盖使人豁然大悟。 吕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 张全一④跋,时寓终南山。

七.白玉蟾

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

月色似催人早起,泉声不放客安眠。

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

开眠半窗红日烂,直疑道士夜炼丹。

八.李道纯《满江红》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

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

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

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

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

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道家陈抟老祖睡仙功之【睡仙功法】

睡功丹理

道家修炼功法---有内丹法和外丹法之分。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

睡仙功属于内丹的一种,与内丹以人身为鼎炉,身内精气神为药物,以意念引导使之在体内循环烹炼,经过一定的步骤,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或圣胎的原理是一致的。陈抟指导完善内丹公理并亲自实践,成为天下睡功第一人。他以身口为炉,宫室为灶,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使木生心火练肾水,直至炼成金丹。

对专门的内丹修炼家来说,修炼睡功可以结成金丹,形成津液,醍醐灌顶,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羽化而登仙。虽然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修炼睡功并非能达到如此的功效,但睡功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效验。首先,可使人快速入睡;其次,可使睡眠深沉而无梦;再次,通过睡功的修炼可以增强体质发达智力。 

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原”,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玉还丹”等层次。作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道家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一个方便法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每个人都必须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是多么宝贵而充裕的时间呀!做为每一位炼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莫让其白白浪废。

睡功卧式

睡功卧式有两种:仰卧式、侧卧式。

[分类一] *仰卧式—养真椿 (此式即为道长所授---仰卧式)

金刚卧石·养真椿姿式:仰卧躺平,自然放松,舒适为度。

两腿平伸,左右脚交叉,上下相搭(男左上、女右上)。中间三指交叉,拇指、小指分别相对。掌心对小腹,扶放在丹田处。(大拇指对神阙,小指对耻骨处) 朗合壁眼,自然呼吸一吸一呼为行气运功一遍,连续行功36遍,多则不限。  

  注释:此式是传统内功“金刚铁板桥”养育真元功法之睡功卧式。两足相搭使足三阳经气摄交注,周身有挺拔的内力生之。两手扶在丹田,久习此式,可强壮身心。有生热耐寒之功效。 

  *仰卧式—养丹椿

碧落游仙·养丹椿 姿式:自然仰卧式,全身放松。两腿平伸,脚尖外展。两手指交叉,大拇指、小指相对。掌心向下,扶在丹田处。大拇指对神阕(肚脐),小指对耻骨处。闭合双眼,自然呼吸一吸一呼为行气运功一遍,连续行功36遍,多则不限。  

   注释:此式出自《碧落游仙》睡功卧式。如果觉得保持手的姿式,会使大臂悬离床面,可将大臂用软棉物塾起,以舒适为度。大指定在神阙,小指抵在耻骨,使丹田之气温合,注自身气机往来,此式最为舒适,易宜松静,属温养行功。

[分类二]

侧卧式--希夷睡

希夷睡是以著名道士陈抟(号希夷)之号而命名。男左侧而卧,屈其左臂,女反之。以左手心垫于面部下方,张开虎口,左耳安于大拇指和食指开空之处,以使耳窍通炁(古同“气”)。头脊保持正直,舌顶上腭。屈其左腿,泰然安贴于床褥之上,右腿伸直,放于左腿之上。以右手心贴放于肚脐之上,而凝神于脐内丹田。

此时存想吾之身体,如同水晶一般透明。而又好象安睡于平静无波之水面之上,下面空洞无底。同时又存想一身被褥尽都化为白炁,如同鸡卵一般,而我蛰藏其中,得大自在。

仰卧——环阳睡

  环阳睡是以茅山道士柏子老君之号而命名。柏子老君,姓李,号环阳,生平不详。环阳睡是仰面安睡,两手各握固(握固即屈大拇指以其余四指攥住,如同新生婴儿握拳之状),直伸两臂,往外八字放开;两腿同样八字放开,而于开处各离肾囊一二寸许。闭目内视,舌顶上腭,敛藏心意,调息入静。

此时存想氤氲之炁,如云似雾,环绕于一身内外。心意凝定于中宫之内,若存若亡,绵绵不绝。神意观照于腰背褥下,如若无物无底之状。不可过于着意,周身放松,稍有照顾即可。

注释:“氤氲” yīnyūn

a.烟云弥漫。如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b.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c. 迷茫貌;弥漫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

d. 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 南朝 梁 沉约 《芳树》诗:“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收功 收功时,停止意念观想。收功准备: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凸起充满之后即闭气(口不吐气鼻不呼气);同时用心默数数字,以计算闭息的时间长短。当久不可耐时,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待呼吸调和平稳之后,即可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至下腹丹田。莫急于起身,应安心静卧片刻,以防心神不安,影响练功效果。

最后卧床收功,方法同导引术等:双手相交于小腹丹田处,双掌重叠,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置于下丹田处,用力收小腹、提肛,意念全身真气沉入气海,不再启动;约三分钟左右。

侧卧式--希夷睡--陈抟老祖睡功修功要领

1、姿势:同上

  2、心法:臆想睡于平静无波之水面之上,下面空洞无底。同时又存想一身被褥尽都化为

白炁,如同鸡卵一般,而我蛰藏其中,得大自在。做三线放松。

3、口诀:念诵“嗡”字,浩然正气。默思--元亨利贞 。

4、作用:本法有采气、养气的作用。浩然正气充满天地间,奥妙无穷,惟勤习者方能知之! 青年人久练强健筋骨、精气神旺盛;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久练必然健体康复,身心舒畅,食欲、睡眠好。对背、颈、椎骨、臂、腿病疾及寒症有防治或辅助疗效。

5、口诀浅释:道家、佛家、瑜伽等都有口诀,道家称之为咒语,佛家称之为真言,瑜伽称之为特音。《易经》曰:“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现代科学只证实了其中声音的共振效应。其他的如“声音”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声音”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声音”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思想情感,以及利用“声音”促进人与动物的生命或感受死亡的秘密等,尚需科学进一步研究。

密宗学派认为:“嗡”字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作用。对人体而言,它是头顶内部的声音,当人们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的心脏和血液流动的声音相近。念诵“嗡”字,最低效果,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注释]“嗡”

嗡、嘛、呢、叭、咪、吽,六字源于梵文,象征一切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六字注音]: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元亨利贞]:拼音:yuán hēng lì zhēn

 来源:《易经》乾卦的卦词,原文“乾。元亨利贞。”

释义:元亨利贞四个字本分开解释,分别讲作“大”“通”“顺”“正”,现被多数人连作一词,指人运气通达。此四字包含重要的思想内涵,据李鼎祚《周易集解》云:“言乾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此四德即指“元亨利贞”。

  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根据<卜辞>,解释如下:元:占卜。亨:祭祀。利:利于。贞:贞问。

总之,睡仙功法多种,每人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尝试,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再确定一种适合自我的方法并慢慢调整。相信,只要坚持---必有成效!



卧功:

半似躺、早上起床前、晚上入睡前、一天两次!最多中午再一次。禁多次!……。靠床头、用被子、或枕头等、放背后!头下垫毛巾、仰面半躺式。两腿伸直!〈自然不用力〉;两脚尖向左右斜上方;分开与肩同宽、或略与肩宽!两手心朝下、五指分开〈自然〉、放身两边;……。之前、用你的右手四指、手心向里、帖在肚脐下沿处!!!左手拿圆柱笔、在右手中指下沿、肚脐下沿下方处、画涂一小圆、约半公分大!那就是你的下丹田丹位!!!园点下深约一指多处!!!〈你手指的横截面〉!既一公分多深。那就是丹坑!!!

开练、半似卧时、仰卧的角度与标准呢、以看见那个圆点为准!!!然后轻合目内视!那涂的圆点下、深处的圆坑、意念只黄豆大小的圆球形坑。

当找不着那点时、用右手把那涂的圆点捏疼既可!

要领:全身自然放松、不人为用劲(力)、眼微闭、内视下丹田中的“丹位”!面略带微笑、两嘴角上翘;舌顶轻低上牙跟、舌肚子轻贴上腭……。 吸呼:吸气时、略缩肛、提谷道;略扩耳、扩眼、(轻闭而内扩)、扩鼻孔、扩胸!要缓、细、长、包。(吸尽)!……。意念:把天地精华、从全身吸进丹位!(逆腹式最好)!……。呼气时、意念把精华留在丹坑!其它废气、病气、霉气等、从涌泉放出。(别管从两腿气咋运走)!同时、松肛、松谷道;松耳、松眼、(轻闭而内放松)、收鼻孔、收胸!要缓、细、长、包。(呼尽)!既:静内功吸呼法!……。 收功:变(改)自然呼吸!约三分钟时(体不动)、猛睁开眼、平视正前方100米、500米、一千里!!!(意念)。从头往下轻动(人为的)、抬手活动、干理头、干洗脸、纠耳、捏鼻、抒嘴、搓掌。穿衣服起床、或入睡。……。



 1、平卧运气法

  身体平卧,面部朝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上,两手扶丹田或置于身体两侧,头枕在枕头上,高低适度。以鼻吸气时,小腹隆起,意想整个宇宙之气从四面八方灌满全身至上丹田,以鼻呼气时,小腹内收,意想丹田之气从丹田放射到全身及四肢,病邪之气自然从皮肤汗毛孔排出体外。可连续做三十二次。然后,手扶丹田,收功。

  2、平卧调息法

  身体平卧,面部朝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上,手扶下丹田或者两手置于身体两侧,枕头稍高些,眼睛能看见足尖。吸气时(鼻吸鼻呼,舌舐上腭),小腹隆起,呼气时小腹瘪,意念始终在小腹,每做八次,休息一分钟,此时要意守丹田,称平卧调息法兼意守丹田,可连续做六十四次,收功时,再意守丹田数分钟。本式为动静相兼练功法,即可练气,又可练意,动则属阳,静则属阴,动静相兼,阴阳相调,刚柔相济,虽然形简,但效宏伟。



气功之如何练习卧功,卧功是气功的一种,通俗的说就是躺着练功;卧功可适用于各类人和各种病情,而对于睡前练功及体弱病人,包括胃紧张力降低、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性溃疡及胃下垂等患者,更可以卧功为主。

气功之如何练习卧功

卧功包括仰卧、侧卧和靠卧等姿势,在实际练功时各种姿势都应符合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各姿势的具体要求如下:

1、仰卧式:全身平卧在床上,面朝天,头自然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为了呼吸通畅,头及背部稍高一些,轻轻闭上口眼,面部放松,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可分放身旁,也可相叠于腹部。

2、侧卧式:可分为左侧卧式和右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头稍微向前低,平稳着枕,口眼轻闭。下侧的胳膊自然弯曲,手放在枕头上,手指自然伸开,腿自然伸直。上侧的手自然地、轻轻地放在髋关节处,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3、靠卧式:在仰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斜靠在床上。

上述卧功的三种方式简单易行,只要做到: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就能练好卧功。



睡功   



洞神三皇经(文本类)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3-2024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