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佛经 > 起世经

以下是 起世经 第 1 章(节)
描绘了人类所处的阎浮提洲。经文中提及阎浮提洲的地理风貌,山川、河流、海洋分布复杂多样,气候也随地域不同而各有差异。像一些地区四季分明,有的则终年炎热或寒冷。同时,还阐述了这片土地上各类动植物的生存状态,不同生态环境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物种,展现出阎浮提洲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让人们对人类所居之地的自然架构有了深入认知。



1章 阎浮洲(地球)



我是这样听闻的
一时之间,佛陀在舍婆提城的迦利罗石室中。当时,各位比丘在饭后都聚集在常说法堂。大家一同就座后,各自心中生起念头,于是共同商议说:“诸位长老,这真是从未有过的事。如今这世间,众生所居住的国土天地,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消散毁坏的?毁坏之后又如何再次形成?形成之后又怎样得以安稳存在?”?

此时,世尊独自在静室之中。佛陀的天耳能清晰听闻一切声音,其听力清净远超常人。世尊听到各位比丘饭后都聚集在常说法堂,共同发表如此稀有的言论。世尊听闻后,在傍晚时分出定,从石室起身,前往法堂。在众多比丘大众面前,依照平常的方式铺设座位,庄重地端坐着。于是,世尊明知故问:“你们这些比丘,在此聚集而坐,刚刚议论了些什么?” 当时各位比丘一同禀告佛陀:“大德世尊,我们这些比丘在这法堂之中,饭后共同聚集,大家详细商议,这样说道:‘诸位长老,这真是从未有过的事。世间是如何这般形成的?世间是如何这般消散毁坏的?世间毁坏之后又如何再次形成?世间形成之后如何安稳存在?’大德世尊,我们刚刚聚集而坐所议论的,正是这些事情。”?

这时,佛陀告诉各位比丘说:“善哉善哉!你们这些比丘,竟然能够如此,依循佛法诚信修行。善男子们,你们因为信仰,舍弃家庭出家修行。你们如果能够共同聚集一处,进行这样符合佛法的讨论,实在不可思议。你们这些比丘,若是聚集而坐时,应当修习这两种修行方式,将其各自作为自己的修行课业,不可生出懈怠之心。这两种方式就是论说佛法义理,以及达到圣默然的境界。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你们且听如来为你们讲述这样的义理:世间如何形成,世间如何消散毁坏,世间毁坏之后又如何再次形成,世间形成之后又怎样得以安稳存在。”?

当时各位比丘一同禀告佛陀:“大德世尊,现在正是合适的时候。世尊,现在正是合适的时候。如果佛陀世尊能为各位比丘讲解这些义理,我们这些比丘听闻世尊所说,一定会如法受持。”? 这时,佛陀告诉各位比丘说:“你们这些比丘,仔细聆听,仔细聆听,好好地用心思考。我将为你们依次演说。” 当时各位比丘一同禀告佛陀:“是,世尊,我们满心欢喜,渴望听闻。”?

佛陀说:“比丘们,正如一日一月运行的范围,能照耀四大部洲。像这样的四天世界,有千个日月所照耀之处,这就被称为一千世界。比丘们,在这千世界中,有千个月、千个日、千座须弥山王,四千个小洲、四千个大洲、四千个小海、四千个大海、四千个龙族种姓、四千个大龙族种姓、四千个金翅鸟种姓、四千个大金翅鸟种姓、四千个恶道处种姓、四千个大恶道处种姓、四千个小王、四千个大王、七千种各类大树、八千种各类大山、一万种各类大地狱、千位阎摩王、千个阎浮洲、千个瞿陀尼洲、千个弗婆提洲、千个郁单越洲、千个四天王天、千个三十三天、千个夜摩天、千个兜率陀天、千个化乐天、千个他化自在天、千个摩罗天、千个梵世天。比丘们,在梵世之中,有一位梵王,他威力最为强大,无人能够降伏,统摄千位梵自在王。他宣称:‘我能创造、能变化、能施幻,我如同众生之父。’在各种事务中,他说出这样自大的言语后,便生起了我慢之心。如来并非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世间,都是各自随着业力,显现、兴起、形成。比丘们,这千世界犹如发髻,名为小千世界。比丘们,以这样的小千世界一千个为单位,这就称为第二中千世界。比丘们,以这第二中千世界作为一个计数单位,再满一千个这样的中千世界,就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比丘们,这三千大千世界,同时形成,同时形成之后又一同消散毁坏,同时毁坏之后又一同再次形成,同时形成之后得以安稳存在。像这样,世界全部被焚烧,就称为散坏;全部重新兴起,就称为成立;全部安稳住立,就称为安住。这就是一位无畏佛陀所教化的国土中众生居住的地方。

比丘们,如今这片大地,厚度达四十八万由旬(4 - 12 公里),周围广阔无边。这片大地,安住在水上,水安住在风上,风依靠虚空而存在。比丘们,在这大地之下,所有的水聚,厚度达六十万由旬(4 - 12 公里),周围广阔无边。在那水聚之下,所有的风聚,厚度达三十六万由旬(4 - 12 公里),周围广阔无边。比丘们,这大海之水,最深处达八万四千由旬(4 - 12 公里),周围广阔无边。比丘们,须弥山王,向下深入海水中八万四千由旬(4 - 12 公里),向上高出海水也是八万四千由旬(4 - 12 公里)。须弥山王的底部平坦端正,下根连接在大金轮之上。比丘们,须弥山王位于大海之中,下窄上宽,逐渐宽大,笔直不弯曲,山体庞大坚固,美妙奇特,极为殊胜可观,由四种珍宝合成,即金、银、琉璃、玻璃。须弥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木郁郁葱葱,散发着各种香气,香气远远飘散,弥漫遍满群山。这里是众多圣贤、最具威德、殊胜美妙的天神居住的地方。?

比丘们,须弥山王的上部有山峰,四面挺拔而出,曲折延伸到海上,各高七百由旬(4 - 12 公里),奇妙可爱,由七宝合成,即金、银、琉璃、玻璃、珍珠、砗磲、玛瑙装饰而成。比丘们,须弥山之下,另有三层,是诸神居住的地方。最下层,长宽均为六十由旬(4 - 12 公里),有七重墙院、七重栏楯、七重铃网,还有七重多罗树行列,环绕四周,庄严可爱。这些树都是用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这七宝所制成。每一重墙院,各有四个门,在每一个门处,都有堡垒、重阁、辇轩、敌楼、橹台、殿宇、房廊、苑囿、园池、沼地,具备各种庄严装饰。每一个池沼中,都生出美妙的莲花,散发阵阵香气。有各种树林,具备种种茎叶、种种花果,也散发出各种奇妙的香气。还有各种鸟类,各自发出美妙的声音,鸣声相互交错,和谐优雅,清脆流畅。第二层,长宽均为四十由旬(4 - 12 公里),有七重墙院、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多罗树行列也有七重,环绕整齐平坦,庄严可爱,同样用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这七宝装饰。所有的庄严之物,如门观、楼阁、台殿、园池、果树、众鸟等,都一应俱全。最上层,长宽均为二十由旬(4 - 12 公里),有七重墙院,直至各种鸟类各自发出美妙声音,也无不完备。比丘们,在下层之中,有夜叉居住,名叫钵手;在第二层中,有夜叉居住,名叫持鬘;在上层中,有夜叉居住,名叫常醉。?

比丘们,在须弥山半山腰,高四万二千由旬(4 - 12 公里)处,有四大天王居住的宫殿。在须弥山上,有三十三天的宫殿,是帝释居住的地方。三十三天之上一倍的距离,有夜摩诸天居住的宫殿。夜摩天上再高出一倍的距离,有兜率陀天居住的宫殿。兜率天上再高出一倍的距离,有化乐天居住的宫殿。化乐天上再高出一倍的距离,有他化自在诸天的宫殿。他化天上再高出一倍的距离,有梵身诸天居住的宫殿。在他化天上、梵身天下,两者之间,有摩罗波旬诸天的宫殿。高出梵身天一倍的距离,有光音天。高出光音天一倍的距离,有遍净天。高出遍净天一倍的距离,有广果天。高出广果天一倍的距离,有不粗天。在广果天上、不粗天下,其间另有诸天宫殿居住之处,名为无想众生所居地。高出不粗天一倍的距离,有不恼天。高出不恼天一倍的距离,有善见天。高出善见天一倍的距离,有善现天。高出善现天一倍的距离,有阿迦尼吒诸天的宫殿。比丘们,阿迦尼吒天之上,还有诸天,名为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些都称为诸天居住的地方。比丘们,这样的处所,这样的界限范围,是众生居住的地方。这些众生,或来或去,或生或灭,所能到达的边际尽头。

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众生,都有生老病死,都堕在这样的生死之道中居住,到这里就无法超越,这就称为娑婆世界无畏佛土。其余十方一切世界,也都是如此。比丘们,须弥山王的北面有一个洲,名叫郁单越,其地域长宽各为一万由旬(4 - 12 公里),四四方方。那个洲上人的面容,就如同洲的形状。比丘们,须弥山王的东面有一个洲,名叫弗婆提,其地域长宽各为九千由旬(4 - 12 公里),形状如同满月。那个洲上人的面容,就如同洲的形状。比丘们,须弥山王的西面有一个洲,名叫瞿陀尼,其地域长宽各为八千由旬(4 - 12 公里),形状如同半月。那个洲上人的面容,就如同洲的形状。比丘们,须弥山王的南面有一个洲,名叫阎浮提,其地域长宽各为七千由旬(4 - 12 公里),北面宽阔,南面狭窄,如同婆罗门的车。那个洲上人的面容,就如同洲的形状。比丘们,须弥山王北面,由天金所形成的光芒,照耀郁单越洲;东面由天银所形成的光芒,照耀弗婆提洲;西面由天玻璃所形成的光芒,照耀瞿陀尼洲;南面由天青琉璃所形成的光芒,照耀阎浮提洲。

比丘们,郁单越洲上有一棵大树,名叫庵婆罗,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向下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4 - 12 公里),树高一百由旬(4 - 12 公里),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比丘们,弗婆提洲上有一棵大树,名叫迦昙婆,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向下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4 - 12 公里),树高一百由旬(4 - 12 公里),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比丘们,瞿陀尼洲上有一棵大树,名叫镇头迦,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直至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在那树下,有一头石牛,高一由旬(4 - 12 公里),因为这个因缘,此洲名为瞿陀尼(隋朝语言中意为牛施)。比丘们,这阎浮洲上有一棵大树,名叫阎浮,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直至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在这树下,有一堆阎浮那檀金,高二十由旬(4 - 12 公里),因为这种殊胜的金出自阎浮树下,所以名为阎浮那檀。阎浮那檀金,因此而得名。比丘们,在诸龙和金翅鸟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名叫拘吒赊摩利,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直至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比丘们,在阿修罗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名叫善昼华,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直至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比丘们,在三十三天,有一棵大树,名叫天游,树根长宽各为七由旬(4 - 12 公里),向下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4 - 12 公里),树高一百由旬(4 - 12 公里),枝叶垂覆范围达五十由旬(4 - 12 公里)。

诸位比丘,在须弥山之下,紧接着又有一座山,名叫佉提罗山。此山高四万二千由旬,山顶的宽度也与此相同,庄严而可爱,由七宝合成,也就是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诸位比丘,在须弥山和佉提罗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八万四千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诸位比丘,在佉提罗山之外,还有一座山,名叫伊沙陀罗山。

此山高二万一千由旬,山顶的宽度也一样,庄严而可爱,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佉提罗山和伊沙陀罗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四万二千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在伊沙陀罗山之外,有一座山,名叫游乾陀罗山。此山高一万二千由旬,山顶的宽度也如此,庄严而可爱,同样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伊沙陀罗山和游乾陀罗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二万一千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在游乾陀罗山之外,有一座山,名叫善见山。此山高六千由旬,山顶的宽度也一样,庄严而可爱,还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游乾陀罗山和善见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一万二千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在善见山之外,有一座山,名叫马半头山。

此山高三千由旬,山顶的宽度也如此,庄严而可爱,同样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善见山和马半头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六千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在马半头山之外,有一座山,名叫尼民陀罗山。此山高一千二百由旬,山顶的宽度也一样,庄严而可爱,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马半头山和尼民陀罗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二千四百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荼利迦花等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在尼民陀罗山之外,有一座山,名叫毗那耶迦山。

此山高六百由旬,山顶的宽度也如此,庄严而可爱,同样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尼民陀罗山和毗那耶迦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一千二百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四种不同的杂花以及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在毗那耶迦山之外,有一座山,名叫斫迦罗山(隋朝时的语言称其为轮圆,也就是铁围山)。此山高三百由旬,山顶的宽度也一样,庄严而可爱,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毗那耶迦山和斫迦罗山这两座山之间,相距阔达六百由旬,环绕一周的长度无边无际。四种不同的杂花以及各种美妙芬芳的花和香物,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 距离斫迦罗山不远的地方,也有一片空地,青草遍布,这里就是大海。在大海的北面,有一棵大树之王,名叫阎浮树。树干的周长有七由旬,树根向下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树高一百由旬,一直到枝叶,向四面垂覆的范围达五十由旬。树的旁边有空地,青草遍布。

紧接着有庵婆罗树林、阎浮树林、多罗树林、那多树林,它们各自的长宽也都是五十由旬。树林之间有空地,生长着各种青草。接着有男名树林、女名树林、删陀那林、真陀那林,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旁边有空地,青草覆盖。接着有呵梨勒果林、鞞醯勒果林、阿摩勒果林、庵婆罗多迦果林,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旁边有空地,青草覆盖。接着有可殊罗树林、毗罗果林、婆那婆果林、石榴果林,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旁边有空地,青草覆盖。接着有乌勃树林、奈树林、甘蔗林、细竹林、大竹林,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旁边有空地,青草覆盖。接着有荻林、苇林、割罗林、大割罗林、迦奢文陀林,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旁边有空地,青草覆盖。接着有阿提目多迦华林、瞻波华林、波吒罗华林、蔷薇华林,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旁边有空地,青草遍布。又有一些池塘,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花等花,覆盖在池塘之上。

又有一些池塘,里面充满了毒蛇,也各自长宽都是五十由旬。池塘之间有空地,青草遍布。 接着又有一片海,名叫乌禅那迦海,宽度达十二由旬。这里的海水清凉,味道非常甘甜美好,水质轻柔、细软、澄澈、洁净。海的岸边有七重砌垒,用七宝交错装饰。有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外面有七重多罗树行列环绕四周,非常美妙庄严,用玛瑙等七宝装饰。在海的四周,有许多台阶和道路,都非常庄严,也是用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合成。又有无量的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遍布覆盖在水面之上。这些花如果是火红色的,就会显现出火光;有金色的花,就会显现出金光;有青色的花,就会显现出青光;有赤色的花,就会显现出赤光;有白色的花,就会显现出白光;有婆无陀色的花,就会显现出婆无陀光。这些花如同车轮一般大,花根如同车轴一般粗。花根流出的汁液,颜色洁白如同乳汁,味道甘甜如同蜂蜜。 诸位比丘,在乌禅那迦海中,有一条转轮圣王所行走的道路,宽度也达十二由旬。

在阎浮提洲中,当转轮圣王出现在世间的时候,这片海中的道路就会自然涌现,与海水齐平。 诸位比丘,紧挨着乌禅那迦海有一座山,名叫乌承伽罗山。诸位比丘,这座乌承伽罗山庄严端正,非常美妙值得观赏。一切的树木、一切的树叶、一切的花朵、一切的果实、一切的香气、各种的草、各种的鸟兽,只要是世间所产出的东西,在这座山中没有不具备的。诸位比丘,乌承伽罗山就是如此的端正,美妙值得观赏,你们应当好好记住这些。 诸位比丘,接着又有一座山,名叫金胁山。在这座山中,有八万座洞窟,有八万头龙象在里面居住,它们的颜色都是白色的,如同拘牟陀花一样。这些龙象有七支脚支撑着地面,都具备神通,可以在天空中飞行。它们的头顶是赤色的,就像因陀罗瞿波迦虫。每头龙象都具足六根象牙,象牙纤细锋利,用杂色的金填充装饰。 诸位比丘,越过金胁山之后,就有一座雪山,高五百由旬,宽度和厚度也与此相同。

这座雪山非常殊胜美妙,由金、银、琉璃、玻璃这四种宝物所构成。雪山的四面,有四座金色的山峰,挺拔突出在山外,各自高二十由旬。又有更高的山峰,由众多宝物交错杂成,远远地秀美地突出,高一百由旬。在山顶上有一个池塘,名叫阿耨达多池。阿耨达多龙王在这个池塘中居住。这个池塘长宽各五十由旬,池水清凉,味道甘甜、轻柔、美好,清澈洁净而不浑浊。池塘四周有七重砖垒,七重板砌,七重栏楯,七重铃网环绕,庄严殊胜美妙,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又有各种花,如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这些花颜色杂多,有青色、黄色、赤色、白色,大得如同车轮一般。花下面有藕根,粗得如同车轴,藕根破开流出的汁液,颜色洁白如同乳汁,味道甘甜如同蜂蜜。 诸位比丘,在这个阿耨达多池中,有阿耨达多龙王的宫殿。

宫殿有五根柱子,非常殊胜可爱。阿耨达多龙王和他的眷属们,在里面嬉戏游乐,享受天界的五种欲望之乐,快乐自在。 诸位比丘,阿耨达多池的东面有恒伽河,从象的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东海。阿耨达多池的南面有辛头河,从牛的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南海。阿耨达多池的西面有薄叉河,从马的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西海。阿耨达多池的北面有斯陀河,从狮子的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北海。 诸位比丘,因为什么因缘,这条龙被称为阿耨达多呢?诸位比丘,有三个因缘。是哪三个呢?诸位比丘,在阎浮洲中,有许多龙居住的地方,除了阿耨达多龙王之外,其余的那些龙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就会有热沙掉落在他们的身上。那些龙在那个时候就会失去天界的身形,显现出蛇的形状。那些龙时常遭受这样的痛苦。而阿耨达多龙王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是第一个因缘。 诸位比丘,在阎浮洲中,除了阿耨达多龙王之外,其余的那些龙在嬉戏游乐的时候,会有热风刮来,吹拂他们的身体,他们就会失去天界的身形,显现出蛇的形状,遭受这样的痛苦。而阿耨达多龙王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是第二个因缘。

诸位比丘,在阎浮洲中所有的那些龙在嬉戏游乐的时候,金翅鸟王会飞入他们的宫殿。那些龙一看到金翅鸟王,心中就会产生恐惧。因为恐惧的缘故,就会失去天界的身形,显现出蛇的形状,遭受各种痛苦。而阿耨达多龙王没有这样的事情。如果金翅鸟王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今天想要进入阿耨达多龙王的宫内。” 那只金翅鸟因为福报低劣的缘故,就会自己遭受痛苦,永远不能进入阿耨达多龙王的宫殿。诸位比丘,这是第三个因缘。所以才说它名为阿耨达多。 诸位比丘,在雪山的南面,不远处有一座城,名叫毗舍离城。在毗舍离城的北面,有七座黑山。在七座黑山的北面,有一座香山。在香山中,有无量无边的紧那罗居住。这里常常有歌舞音乐的声音。这座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树木,每棵树都散发出各种各样的香气,是大威德神居住的地方。

诸位比丘,在那香山中,有两座宝窟,一座名叫杂色窟,一座名叫善杂色窟,非常殊胜可爱,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七宝所构成。两座宝窟各自的长宽都是五十由旬,质地柔软光滑,触摸起来就像迦旃连提迦衣一样。 诸位比丘,有一位乾闼婆王,名叫无比喻,和五百位紧那罗女,在杂色窟和善杂色窟这两座窟中居住,享受着天界的五种欲望之乐,嬉戏游乐,无论是行走、居住、坐下还是起身,都非常快乐。 诸位比丘,在这两座窟的北面,有一棵大娑罗树之王,名叫善住。另外有八千棵娑罗树组成的树林,环绕在它的周围。在那棵善住娑罗树之下,有一头龙象,也名叫善住,在树林中游玩栖息。它的颜色非常鲜亮洁白,如同拘牟陀花一样。它有七支脚支撑着地面,可以腾空飞行。它的顶骨高高隆起,如同因陀罗瞿波迦虫。

它的头部是赤色的,具足六根象牙,象牙纤细锋利,用金沙填充装饰。又有八千头其余的龙象作为它的眷属,它们的颜色也都是白色的,如同拘牟陀花一样。这些龙象都有七支脚支撑着地面,甚至它们的象牙也都用金填充装饰。 在善住娑罗树林的北面,为了善住大龙象王诞生了一个池塘,名叫曼陀吉尼池。这个池塘长宽各五十由旬,池水清凉,味道甘甜、美好、澄澈,没有任何污浊秽物。甚至里面的藕根大得如同车轴,破开藕根流出的汁液,颜色洁白如同乳汁,味道甘甜如同蜂蜜。

诸位比丘,在曼陀吉尼池的旁边,环绕着又有八千个池塘,从四面围绕着。每一个池塘都如同曼陀吉尼池一样,没有任何差异。 诸位比丘,当善住龙象王心里想要进入曼陀吉尼池中嬉戏游乐的时候,就会想起八千头龙象眷属。那个时候,那八千头龙象等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善住象王心里想着,我们如今应当前往善住王那里。” 那些龙象到达之后,都在善住龙象王的面前,低下头站立着。那个时候,善住大龙象王知道众多龙象已经聚集,便开始出发,前往曼陀吉尼池。

八千头龙象,在前后围绕着跟随而行。善住象王从容不迫地稳步前行。在众多龙象中,有的用白色的华盖覆盖在它的身上,有的用鼻子拿着白色的摩尼拂尘拂拭它的背部,有一些乐神,唱歌跳舞,在前面引导。那个时候,善住大龙象王到达之后便进入曼陀吉尼池,在水中出没洗浴,欢乐地嬉戏游乐,随心所欲,享受各种快乐。在这些龙象中,有的为它清洗鼻子,有的为它磨砺象牙,有的为它擦拭耳朵,有的为它浇灌头部,有的为它淋湿背部,有的为它摩擦胁部,有的为它清洗大腿,有的为它清洗足部,有的为它洗浴尾巴,有的拔取藕根清洗干净后用鼻子举起放入它的口中,有的拔取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系在善住象王的头上


那时,善住大龙象王在曼陀吉尼池中,尽情地洗浴,欢快地嬉戏游玩,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快乐。它吃着众多龙象所供奉的藕根,头上装饰着优钵罗花等各种各样的杂花。做完这些事情以后,善住大龙象王从那个池塘中出来,走上岸停下来。八千头龙象随后分散进入八千个池塘中,随意地洗浴,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享受完快乐之后,各自吃藕根。吃完藕根后,它们也用优钵罗花等各种各样的杂花,系在自己的头上,用来装饰自己。然后又一起聚集到善住大龙象王的住所,从四面围绕着它,恭敬地站立着。

那时,善住大龙象王和那八千头龙象等,前面有引导的,后面有跟随的,返回善住娑罗树林那里。象王行走的时候,众多龙象中,有的举着白色的华盖,有的拿着白色的拂尘,像之前一样跟随在旁边。各路乐神演奏着音乐,也像之前一样在前面引导。 那时,善住大龙象王到达善住娑罗大森林以后,在那棵树王下面,随意地躺下或起身,享受着各种安乐。八千头龙象也各自走到那八千棵树下,无论是行走、站立、躺下还是起身,都自由自在,安乐惬意。

在那片树林中,有的娑罗树,树根的周长有的是六寻,有的娑罗树,树根的周长有的是七寻、八寻、九寻、十寻,还有的娑罗树,树根的周长是十二寻。只有这棵善住娑罗树王,它的树根周长是十六寻。 在那八千棵娑罗树林之中,要是有枯萎发黄的树叶以及落下的树叶,马上就会有风吹来,把树叶吹出树林外,不会让树林变得脏乱。八千头龙象所产生的粪便等污秽之物,有一些夜叉会跟着打扫并扔掉。 诸位比丘,在阎浮提洲中,当转轮圣王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八千头象中,最小的那一头,每天清晨都会来到转轮圣王的面前,侍奉并听从差遣,它能很好地调养象宝,因此而得名。

那头善住大龙象王,每隔十五天的清晨,就会前往天帝释所在之处,在前面站立着,接受并听从天帝释的差遣。 诸位比丘,善住象王拥有这样的神通,具备这样的威德,虽然它生在象这种畜生道中,但它本是龙族之类,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威神力。你们这些比丘,应当铭记在心。



下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起世经 目录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