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qū却)乱
(本章节已佚,本文内容乃后人猜测整理,仅供参考)
【原文】
将为肢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橘,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橘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故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屋州闾乡里者,曷常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 智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 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世人无识无备,故而处乱丛生。修炼累年,常患毁于一旦。人鲜能备,善备者临乱不患,应急最难。故曰“却乱”。
乱者,文理失调,诸事倒逆,毁势困人。却,消解约束,化融阻塞,急迫之用。
事物变迁,道理隐匿,能料事圆满者寥寥。人性懈怠,不迫难行,背面而无备。变化无穷,故而托言突然,不备之患多也哉。
人,为像所迷,为理所惑;为表所蔽,为里所困。表象视觉,文理知觉;谩造视听,巧言令色,百利托付事理,无不营营。
却乱者,再造表里,取信为势,若蔺相如完璧归赵,回缓之策。
却乱之际,急中生智。浊其心目,惑其所欲,敛其锋芒,挫折其气,伤害不得其所,解乱除患,而后得以便宜从事。
【译文】
要想防备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强盗,就要把箱子、口袋用绳子捆紧,用锁锁牢。这就是历来人们所说的聪明办法。但是大的强盗来了,则背起柜子、举起匣子,挑着口袋迅速逃走,还唯恐绳子捆得不结实。这样看来,以前所谓的聪明人,不都是在为大盗收拾财物吗。
因此 曾经试论这个道理:世俗所说的聪明人,有哪个不是在为大的强盗积累的财物呢?
那些所谓圣人,有哪个不是在为大的强盗看守财物呢?
怎么能知知道是这样呢?从前齐国城邑密布,鸡犬之声相闻,打猎、捕鱼和耕种的地域纵横二千里。在整个国土范围内,赖以建立的宗法制度,管理各级区域的体 系,没有不是遵循圣人的准则的。可是田成子在一天早上杀掉了齐国国君,而窍得了国家政权。
其所窃得的岂止齐国的政权,连同齐国遵循的圣人的智慧和礼地一同 窃取了。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窍国的名声,然而其统治地位却像尧舜一样安稳,小国不敢非议,大国不敢诛伐,已经控制齐国二十代了。这不恰好说明,田成子在窍取 齐国政权时,连同齐国遵循的圣人智慧和法度一同窍去了,并以此来保护其本来属于强盗的自身吗?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长远的认识,也没有应对未来风险意识。所以显得生活处处没有规划,到处都有潜在的危机。经营了半辈子了,可能因为某件突发事件而毁于一旦。很少人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前有准备,所以面对危机,就会茫然失措。所以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讲“却乱”这个道理,教你如何处理危机,排除混乱。
“乱”的意思就是:日常的秩序被打乱,很多事情都都是按照自己预料相反的方向发展,原有的优势没有了,遇到巨大的困难。“却”的意思就是消除困难的约束,化解矛盾,疏通障碍,从容面对应急情况。
事情发展处于动态之中,很多东西隐藏的都比较深,所以能够料事如神的人寥寥无几。人性都是懒惰的,你不强迫他,不给他压力,他是不会前进的。很多人都不会为未来考虑,做出准备,所以出现问题的时候,措手不及,拿突然出现做借口,只是你没有做好准备而已。
人,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看不到背后的道理,因为容易被各种深奥的道理弄得云里雾里的,所有会被外在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又会为内在的道理所纠结。无论是什么情况,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等等外在的东西,都是肤浅的,背后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探究,而不是限于表面。
要处理混乱的局面,我们就要再造我们的内外部条件,以诚信为本,构建属于自己的势,就好比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做法那样,迂回前进。
当危机发生的时候,要急中生智。要搞乱对方的心中目标,迷惑他的欲望,来挫伤他的锐气,使他的威胁失去方向,从而解除祸患,然后再找机会翻身。
鬼谷子·胠(qū却)乱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