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养阴清热的作用。方歌还提到了猪苓汤的主治症状,即小便不利和烦渴,这些症状通常与水热互结伤阴证有关。通过利水养阴,猪苓汤能够平衡体内的水液代谢,缓解上述症状,并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邪
组成
猪苓 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碎,各一两(各10g)。
方歌
猪苓汤用猪茯苓,
泽泻滑石阿胶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
利水养阴热亦平。
猪苓汤内有茯苓,
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
滋阴利水症自平。
用法
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分二次烊化)。
功用
利水养阴清热。
主治
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等,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方解
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阴虚生热,内扰心神,则心烦不寐。水气上逆于肺则为咳嗽,流于胃脘则为呕恶,注于大肠则为下利。
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为里热阴虚之征。治宜利水清热养阴。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
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热两彰其功;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诸证自除。血淋而小便不利者,亦可用本方利水通淋,清热止血。
本方与五苓散均为利水渗湿之常用方,其中泽泻、猪苓、茯苓为二方共有药物,皆治小便不利,身热口渴。然五苓散证乃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故以泽泻、二苓利水渗湿,配伍桂枝温阳化气,兼解太阳未尽之邪,而成温阳化气利水之剂。
本方所治之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气不利之证,故以猪苓、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佐以滑石清热利湿,阿胶滋阴润燥,共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而兼阴虚之证。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因其性渗利,若内热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2、加减变化:本方可用于热淋、血淋、尿血之属于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者。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3、现代运用:适用于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产后尿潴留等,属水热互结兼阴虚者。
医论
本方为仲景滋阴利水名方。《医宗金鉴》吴谦曰:“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阳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
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瘀,亦润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总之,本方为水热互结,内热伤阴,热与水相搏结,以致水气不化所致小便不利之证治。临床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等疾病。
医案
陈x,男,17岁。主因右下腹剧痛、小便不利就诊。X线腹平片诊断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治疗3周未见好转。就诊时下腹部隐痛,腰痛明显,站立困难,小便频急,淋漓不畅。24小时尿量不到300毫升,面及下肢轻度浮肿,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略数。证属膀胱气滞,水道不行,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伤阴,治以滋化源,利膀胱,佐以理气祛瘀不伤阴者,猪苓汤加减:猪苓10克,阿胶10克,滑石15克,川楝子15克,茯苓15克,琥珀6克,木通6克。2剂,小便较利,尿量增多,腰痛减轻,仍恶心加砂仁5克,竹茹10克,瞿麦15克,冬葵子15克。3剂后小便通畅,无其他不适,酌去通利药加补肾益气之药善后。
【研究】根据《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22~923,陈奇:经药理研究证实,猪苓汤具有:①利尿作用:本方用于实验小鼠,可增加尿量,但剂量过大不增加尿量;②对机体内水、电解质的影响:减轻肾功能不全时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调节细胞内外电解质浓度;③排石作用:滑石中的硅酸镁可增加草酸钙的溶解度,茯苓中的多糖能阻止草酸钙沉淀,可明显抑制结石的形成。
猪苓汤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