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羌活胜湿汤

主治: 风湿在表之头身重痛,腰脊疼痛,祛风除湿, 恶寒发热,苔白脉浮,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属风湿,颈椎病,膝关节软骨损伤




羌(qiāng)活胜湿汤
(方歌)






组成

羌活  独活 各一钱(各6g)  藁(gǎo)本  防风  甘草 炙,各五分(各3g)  蔓荆子 三分(2g)  川芎 二分(1.5g)


方歌

羌活胜湿羌独芎,
甘蔓藁本与防风,
湿气在表头腰重,
发汗升阳有奇功。

风能胜湿升能降
不与行水渗湿同
若除独活芎蔓草
除湿升麻苍术充


用法

切成小块,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

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方解

本方主治为风湿在表,其证多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湿地,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风湿在表,宜从汗解,故以祛风胜湿为法。

方中羌活、独活共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之晶,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故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

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且善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综合全方,以辛苦温散之品为主组方,共奏祛风胜湿之效,使客于肌表之风湿随汗而解。

本方与九味羌活汤均可祛风胜湿,止头身痛。但九味羌活汤解表之力较本方为著,且辛散温燥之中佐以寒凉清热之品,故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之证,以恶寒发热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善祛一身上下之风湿,而解表之力较弱,故主治风湿客表之证,以头身重痛为主,表证不著。

君——羌活辛温解表,祛风胜湿,善祛上焦风湿;独活祛风胜湿止痛,善祛下焦风湿,二药合用能散周身风湿,舒利关节而宣痹痛。
臣———防风祛风胜湿而不燥,为风中润剂,并能止痛;藁本祛温胜湿止痛,善治巅顶头痛。
佐——川芎能升厥阴清气,善治各部头痛;蔓荆子善治头面风湿而止偏头痛。 使———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并能益气和中,使发中有补。
诸药相合,共奏祛风胜湿之功。
运用要点:本方是风湿在表的常用方,不仅善治风湿痹痛,对伤风头痛亦有较好效果,临床应用以头痛头重,身重,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若腰沉可加防己或附子、川乌以温经散寒。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长于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之头身重痛而表证不明显者。临床应用以头身重痛或腰脊疼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湿邪较重,肢体酸楚甚者,可加苍术、细辛以助祛湿通络;郁久化热者,宜加黄芩、黄柏、知母等清里热。

3、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属风湿在表者。

医案

膝关节软骨损伤:
使用羌活胜湿汤治疗膝关节软骨I级损伤38例,20日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痊愈29例,显效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实用内科中医杂志》2011年第8期)

面神经麻痹:
本方加白芷、荆芥、生姜,并每日数次用手按摩揉搓面部肌肉至局部发热,10口后症状基本消失。(《山东中医杂志》2012年第1期)

偏头痛:
以本方加白芷、桃仁、红花、赤芍、全蝎、地龙、葛根、天麻、菊花、丹参,服药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甘肃中医》2008年第8期)

过敏性紫癜:
以本方为基础方,单纯型用基本方,关节型用基本方加细辛、桂枝;腹型用基本方加半夏、白芍;并发肾炎者按过敏性紫癜所属类型治之,无论何型伴有发热者均加蝉蜕。9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愈者可服2个疗程。结果:42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1个疗程后痊愈37例,2个疗程痊愈3例,复发2例,仍用此基本方加味治疗而愈。总治愈率为100%。随访1年,未见复发。(《吉林中医药》2003年第10期)

耳聋:
以本方合二陈汤加茯苓、黄芩、连翘、石菖蒲、通草,祛风除湿,化痰清热,药用8剂痊愈。(《新疆中医药》1994年第3期)

功能性水肿:
以本方为基础,气虚加党参、炒白术;尿少加茯苓皮、泽泻、车前子、木通;食积加谷芽、麦芽、炒莱菔子、山楂;肾阳虚加巴戟天、仙灵脾。结果:25例患者均在2剂后尿量增多,连服8剂后水肿基本消失。15例满1个疗程的患者浮肿完全消失,体重不同程度减轻,胸闷腹胀消除,随访1年未复发;连服10剂至15剂者6例,随访1年未复发者4例,另2例于半年后复发,仍用本方治疗同样有效;服6剂以下者4例,因服药偏少,未长期随访。(《浙江中医杂志》1997年第5期)

颈椎病:
选择风寒阻络型颈椎病70例,随机分两组各35例,治疗组运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颈复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8.8%。(《中外医疗》2010年第2期)

颈肩综合征:
13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以甘露醇脱水减轻水肿,青霉素、地塞米松消无菌炎症,川芎嗪活血止痛;治疗组采用加味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结果: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张某,
得腿病骨节痛楚,不可屈伸,且时作肿,卧床已半年矣。延医视之,或以为下痿,用虎潜丸补之;或以为瘫痪,用续命汤散之,皆不效。余诊六脉缓大,告之曰:“既非下痿,亦非瘫痪。所患乃寒湿下注,关节不灵,肿痛必在关节。病虽久可治也。”乃先进羌活胜湿汤加牛膝、防己以疏利之。3服后,杖而能起。又往视之,投以五苓理中汤,4服后,肿痛全消。意不愿服药,余曰:“湿气未清,恐将复作,不如多服,以免后患。”张听之,服药20余剂,乃以酒肉来谢,余告以谨避风寒湿气。

相隔十余年,余见于其戚家席上,称健步焉。(《醉花窗治案》)按:本症腿病骨节痛楚,不可屈伸,时作肿胀,卧床半年。前用虎潜丸补之,续命汤散之,皆不见效。王氏诊六脉缓大,认为“既非下痿,亦非瘫痪,所患乃寒湿下注”。先进羌活胜湿汤加牛膝、防己以疏利之,三服后杖而能起。继以五苓理中汤,肿痛全消,确是佳案。

肖某,男,29岁,工人。
右上肢沉重,麻木、疼痛,活动欠灵,影响工作。伴有头沉、眩晕,病已半月。舌淡苔白腻,脉弦。此属寒湿袭于肢体头面,湿邪偏盛。治宜散寒祛湿,辅以通络,方以羌活胜湿汤为主:羌活15g,独活、蔓荆子、防风、藁本各10g,川芎15g,赤芍20g,苍术15g,桂枝10g,细辛5g,甘草10g。5剂后头沉眩晕若失,上肢麻痛显减。再进5剂,诸症俱痊。













羌活胜湿汤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