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安神,化痰熄风、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失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醒脾解酒
组成
牛黄、当归、川芎、甘草、山药、黄芩、苦杏仁(炒)、大豆黄卷、大枣(去核)、白术(炒)、茯苓、桔梗、防风、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六神曲(炒)、肉桂、麦冬、白蔹、蒲黄(炒)、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朱砂、雄黄。
方歌
牛黄清心朱菩连,
山栀郁金蜜和圆;
清热解毒又开窍,
中风惊厥急救先。
用法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嚼碎服或加少量水研磨后吞服,嚼碎研磨后药物与口腔黏膜的吸附面积增大,吸收加快,疗效增强。
紧急时或吞咽困难者,将药物用水研磨后,从患者一侧口角少量频频灌服。因昏迷已插胃管的患者,鼻饲给药。
口服,每次1丸,病重者2丸;每日2次。若喉中痰鸣,可用竹沥水送下。
功用
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主治
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还能降低胆固醇,抗疲劳,改善睡眠和情绪,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
方解
君药:牛黄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息风定惊,故为君药。
臣药: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清心凉肝、息风定惊,黄芩、雄黄清热泻火、豁痰解毒,朱砂清热镇惊安神,故为臣药。
佐药:麝香、冰片开窍醒脑;白蔹、桔梗、苦杏仁清肺化痰、开郁散结;肉桂以热治热、引火归原;川芎、蒲黄活血止血;柴胡、防风除风邪而散热;大豆黄卷发散利湿、通利血脉;人参、茯苓、白术、干姜、大枣、山药、当归、白芍、麦冬、阿胶益气养血,再加消食导滞的神曲,并合健脾开胃的姜、枣,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为佐药。
使药:甘草既合参、苓、术而补气,又能解毒、调和诸药,故为使药。
全方配伍,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息风通络、扶正安神之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眩晕、神经衰弱、中风先兆、脑血栓后遗症、高血压、精神萎靡等症。
运用
1、可以用于以下病症
中风
牛黄清心丸适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中风病,临床表现为瘫痪、神志模糊、语言不清、痰涎壅盛、口舌歪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心脑功能改善
现代研究表明,牛黄清心丸具有镇静、降血压、解热、耐缺氧、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其中,山药可以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人参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可以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兴奋性,还具有增强机体抗疲劳等作用;麝香既能增强中枢对缺氧的耐受力,还可以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牛黄有镇静、抗惊厥、降压、保肝利胆的作用;川芎可以明显地扩张冠脉,还有抗血栓的作用;羚羊角可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适度降压。总之,牛黄清心丸中多味药物对心脑功能有明显的良性改善作用。
小儿惊风
证属痰热上壅,热极生风,肝风扰动。症见发热,神呆,喉间痰鸣,呼吸气粗。
心烦不宁
牛黄清心丸入心经,心烦是心经有火的症状。很多中老年人家里常备牛黄清心丸,觉得心里烦时就吃一丸,中医认为拿“心里烦”做吃这药的指标还是比较靠谱的。
神经性头痛
头痛性质不明,或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疼痛,或刺痛,或钝痛。多由气血失养,或无形痰热上扰元神之府所致。可在治疗头痛的方药中配合应用牛黄清心丸,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头晕
痰热壅盛,或痰火扰心,清窍失养所致。头目眩晕,重则天旋地转,或有耳鸣、干哕呕吐、记忆力减退、失眠。可配合应用牛黄清心丸,每次1丸,每日3次。
高血压眩晕患者本虚标实、阴血不足、肝热上扰,以牛黄清心丸清心养血、益气健脾、平肝潜阳,达到镇静、解热、耐劳、稳定血压作用。
发热
外感或内伤患者,出现发热身痛、咳嗽、咳痰、咽喉疼痛,可配合应用牛黄清心丸,特别适应于有热证的患者。
口腔溃疡
患者口腔内出现溃疡,大小不等,有时呈片状,接触食物、饮水时疼痛,夜晚影响睡眠,常反复发作。可用牛黄清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
慢性咽炎
患者痰性粘滞,咽部疼痛,口干口苦,有痰,吐之不尽,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可用牛黄清心丸配合利咽药物口服。
脱发
脱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多由情志刺激、血亏、血热、瘀滞等因素引起。情绪激动,五志化火,加之常欲饮酒、宿热内蕴、心绪烦扰、血热生风,风动则发落。发为血之余,而心主血脉,用牛黄清心丸清心安神,养血熄风,以达到心火降、气血通,血活风灭,阴血滋生,发根濡养,脱发即止。
风疹
多由热极生风,风入血分所致。“风者善行而数变”,此病虽然发生在肌表,但实与内脏有关。牛黄清心丸清心泻火、养血熄风,火邪退,阴液复,血流畅,疹块消,痒自灭。对曾服用扑尔敏、息斯敏、静注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物,并同服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无效者也有效。
癫痫
痫症病理以痰为主,兼有气、火、风三者偏盛。患者属于阳升风动、痰蒙清窍、横窜经络。用牛黄清心丸镇惊安神、化痰熄风、豁痰开窍、气通血畅、神明清醒,痫症则愈。
禁忌
牛黄清心丸性味比较寒凉,服用后有可能会损伤胃肠,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牛黄清心丸含有的朱砂、雄黄等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服用后有一定的中毒风险。
由于牛黄清心丸中含有朱砂、雄黄等有毒成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牛黄清心丸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使用牛黄清心丸应遵医嘱。
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之品。
传染病急性期,高热神昏、谵语者,不宜用;大汗虚脱、霍乱泄泻、久吐久泻不止、大失血导致阴血亏虚的抽搐、痉、厥,不宜用本药救治;神志昏迷,四肢冰冷,额头冷汗,二便失禁的虚脱型患者不宜服。
适用
不健康生活方式滋生痰火隐患的人群,可以常备牛黄清心丸。
1、五志过极
五志过极是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活动过度。生活、工作、人际带来的各种压力,容易化火,煎熬身心,化生痰热。比如:
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各种亚健康。
这是职场常见病。症状较多,常见周身疲劳、失眠、头痛、情绪低落、肌肉关节酸痛、记忆力减退等,辨证多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烦躁、失眠。
心火旺盛扰心,日久则耗散心气,导致虚实错杂,症见烦躁、失眠,属于五志过极化火,脾胃失常化痰所致。
2、饮食不节
不规律,喜食辛辣肥厚之品,日久积滞,生痰化热。
3、起居失常
久坐、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代谢不畅、气血瘀滞,易生痰化热。
4、吸烟喝酒
烟酒皆为湿热之品,熏蒸肺胃,生痰藏痰。
知识拓展
如何判断体内有痰热、痰火?
1、舌象:舌红,有点刺;或舌苔厚,黄腻;或舌苔黄、干裂
2、二便: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燥,便秘
3、精神:烦躁易怒,易疲劳
4、面色:面部油腻,容易滋生粉刺痤疮
5、其他:口苦、口干、口臭等
牛黄清心丸养生,应该什么时候使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当归(去苗) 防风(去苗) 白术(各一两半)
柴胡 桔 神曲( 各一两) 肉桂( 姜(炮,各七钱半) 牛 山药(七两)
甘草(锉,炒,五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及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四味外,为细末,入余药和匀
,用炼蜜与枣膏为丸,每两作一十丸,用金箔为衣。
每服一丸,温水化下,食后服之。小儿惊痫,即酌度多少,以竹叶汤温温化下。
《奇效良方》
羚羊角(镑.另研.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龙脑(另研.一两) 人参(去芦.二两半) 蒲黄(二两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半) 芎藭(一两六钱半) 柴胡(一两六钱半) 杏仁(另研.一两六钱半) 桔梗(一两六钱半) 防风(去芦.一两半) 白术(一两半) 白芍药(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神曲(一两半) 当归(一两半) 阿胶(炒.一两七钱半) 大豆黄卷(一两七钱半) 肉桂(一两七钱半) 干姜(七钱半) 牛黄(另研.一两二钱) 犀角(另研.二两) 雄黄(另研 八钱)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钱) 乾山药(十两) 白蔹(七钱半) 大枣(另研.一百个)"
功效主治:治诸风缓纵不随,言语蹇涩,痰涎壅盛,心怔健忘,或发癫狂,并皆治之。
万氏牛黄清心丸
药物组成:
牛黄10g?黄连200g?黄芩120g?栀子120g?朱砂60g?郁金80g
功能: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主治:邪热内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小儿高热惊厥。
方解:牛黄清热解毒,息风定惊;黄连、黄芩、栀子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朱砂镇惊安神;郁金清热凉血。
局方至宝丹
药物组成:
犀角200g (现改用水牛角)?牛黄50g?玳瑁100g?琥珀100g?
朱砂100g?雄黄100g?麝香10g?安息香150g?冰片10g
功能:清热解毒,开窍定惊。
主治:热病,痰热内闭,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方解:犀角、牛黄、玳瑁清热凉血解毒;琥珀、朱砂重镇安神;雄黄解毒豁痰;麝香、安息香辟秽化浊,开窍醒神。现常用于流行性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血管意外、中暑、肝昏迷、癫痫、尿毒症等疾病的治疗。
牛黄清心丸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