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健脾丸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内停证。症见食少化艰,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




健脾丸
(方歌)






组成

白术 炒,二两半(75g)  木香 另研  黄连 酒炒  甘草 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 去皮,二两(60g)  人参 一两五钱(45g)  神曲 炒  陈皮  砂仁  麦芽 炒取面  山楂 取肉  山药  肉豆蔻 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方歌

健脾参术与陈皮,
枳实山楂麦芽随,
曲糊作丸米饮下,
消补兼行胃弱宜。

健脾参术与陈皮
枳实山楂麦蘖随
曲糊作丸米饮下
消补兼行胃弱宜
枳术丸亦消兼补
荷叶烧饭上升奇



用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

健脾,和中,消食。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

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

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君——人参益气健脾,补脾胃虚弱;麦芽消食积,健脾开胃。
臣——山楂、神曲助麦芽消食化滞。
佐———陈皮理气健脾和胃,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痞。
诸药相合,消补兼施,使脾健食消。
运用要点:本方又名“人参健脾丸”,临床应用以食少难消,脘腹痞闷,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本方的配伍特点:补气健脾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为消补兼施之剂,补而不滞,消不伤正。因方中含四君子汤及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居多,故补重于消,且食消脾自健,故方名“健脾”。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虚食滞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但补益之药多壅滞,消克之品易伤脾,临床应用时应权衡轻重,配伍适宜。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属脾虚食滞者。

医案1

糖尿病胃轻瘫
健脾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健脾丸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优于单纯西药的疗效。(山西中医,2018,34(01):26+28.)

医案2

荨麻疹
和某,女,43岁,1998年9月7日就诊。皮肤反复发痒,出风团3年。3年来,每受凉或受风即感皮肤发痒并出现风团,服“扑尔敏”等西药时症状消失,此次又因遇凉风而复发月余,风团时隐时显,伴神疲懒动,饮食、二便正常。查见形体肥胖,全身皮肤散在淡红色风团,皮肤划痕症阳性,舌淡红、苔腻微黄,脉弱。诊断为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虚证,给健脾丸9g,日3次,并注意保暖、防风,3天后改为日两次,连服半月。回访3年未复发。 (摘自《陕西中医》)

【分析】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生与消退迅速、有剧痒,还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慢性荨麻疹的病史较长,由于接触冷水或冷风吹拂而引起的风团叫冷性荨麻疹。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主要是患者自身脏腑、气血失调,阴阳失去平衡造成的。“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内部机能的不协调,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失常,外邪“风”就会乘虚而入,引起荨麻疹。就荨麻疹而言,内部的不协调在疾病的发病中比外界因素更重要,因为外界因素是持续存在的,避无可避。所以笔者认为治疗重在调整内部,或内外并调,使自身各脏器功能正常,风邪驱除,疾病自然痊愈。

患者除了有风团的表现以外,还有全身表现,如神疲懒动,脉弱为脾虚的表现,胖人又多湿,苔腻微黄亦是有湿的表现。湿性重浊、黏滞,其致病变常缠绵留着,不易速去,其病本在于脾虚湿滞,每遇风、热、湿、滞、郁等外邪时诱发。 健脾丸中四君子汤和砂仁、肉豆蔻、陈皮、木香、山药共同醒脾、理脾、健脾,并渗湿、化湿、燥湿,神曲、麦芽、山楂消食健胃、助健脾,黄连清热燥湿,还可防止药的温燥,可谓切中以上诸病的发病病机,用之为治本之法,故在治疗和预防以上诸病的复发上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医案3

打嗝(胃呃逆)
患者徐某,女,54岁,因胃呃逆3年,打嗝几十秒一次,,四季不停,影响生活。检查心肺正常,上腹部按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双肾无扣痛,双下肢无水肿,舌头有齿痕,舌苔白。诊断为脾胃虚弱。方用健脾丸加减。黄芪15克,公英24克,二花12克,神曲山楂麦芽各15克,大黄6克,枳壳12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白芨12克,乌贼骨18克,甘草10克,旋复花15克,代赭石15克,薏苡仁18克,山药15克,仙灵脾15克。大火煮开后,文火20-30分钟。空腹温热服用。每日3服。二诊,患者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乏力失眠好转,说大便难解,加川军为10克,增泻下作用。 三诊,完全正常,嘱咐继续14剂水煎服,巩固效果。

医案4

结肠癌术后
现病史:19年10月份,无明显原因出现便血,20年12月份体检未发现异常,20-01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查肠镜:发现结肠占位;于2020年01月17日转至郑大一附院,2020.1.21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示:

PATHO:第次报告:(2020.1.23)1.(乙状结肠切除标本)癌,类型待免疫组化(已行),累及肠壁全层,可见脉管癌栓,未见明确神经侵犯;自检手术切缘未见癌累及; 2.送检(远切缘)未见癌累及;3.自检淋巴结可见转移癌(自检2/26;送检0/1)。2020.2.3第二次报告:(乙状结肠切除标本)低分化腺癌,伴局灶神经内分泌标记表达阳性;免疫组化:MLH1(100%+),PMS2(+约80%),MSH2(100%+),MSH6(100%+)Ki67(+约90%),Syn(局部弱+),CgA(-),CD56(局灶+)。术后给予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恢复可;术后第15天给予

Xelox方案化疗8次,化疗不良反应不明显;口服卡培他滨片、安罗替尼胶囊至今。现症见:体力一般,全身乏力,既往鼻炎,现鼻涕较多;肩部疼痛;纳一般,自觉食之无味;口干;眠差,眠浅;大便粘腻,小便可。发病来,体重增加5kg。 既往史:肝囊肿;前列腺增生;肺结节;慢性糜烂性胃炎。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质:淡红;苔:薄、黄、少苔、腻; 脉:沉。
辅助检查:病理回示:PATHO:第次报告:(2020.1.23)1.(乙状结肠切除标本)癌,类型待免疫组化(已行),累及肠壁全层,可见脉管癌栓,未见明确神经侵犯;自检手术切缘未见癌累及;

2.送检(远切缘)未见癌累及:3.自检淋巴结可见转移癌(自检2/26;送检0/1)。2020.2.3第二次报告:(乙状结肠切除标本)低分化腺癌,伴局灶神经内分泌标记表达阳性;免疫组化:MLH1(100%+),PMS2(+约80%),MSH2(100%+),MSH6(100%+)Ki67(+约90%),Syn(局部弱+),CgA(-),CD56(局灶+)。

辨证要点:患者发现结肠占位后进行了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虽切除了病灶,但也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人体的正气,且现代治疗手段对脾胃中焦的损伤尤重,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的受纳、腐熟、吸收和运化,导致患者自觉饮食无味,纳一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加上结肠癌手术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水走肠间,而发生便溏,大便粘腻。脾胃的虚弱,胃气的不足,湿邪内阻,可见苔少、腻。气血生化不足,机体失养则会全身乏力,出现脉沉的现象。故辩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阻证。
中医诊断:肠蕈 脾胃虚弱,湿邪内阻证;
西医诊断:结肠癌术后;
治则治法:健脾和胃,行气化湿;
处方:人参健脾丸加味
砂仁12g 茯苓30g 陈皮12g 党参30g 白术12g 山药30g 炙甘草6g 生姜3g 黄连3g

15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第2次就诊
就诊日期:2021年04月18日
主诉:结肠癌术后1年余
现病史:服上方效可,乏力,睡眠,饮食改善,现症见:怕冷易感冒,感冒后鼻涕较多;肩部疼痛;口干;纳可,自觉睡后仍困乏,大便次数增多,小便可。 既往史:肝囊肿;前列腺增生;肺结节;慢性糜烂性胃炎。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质:淡红;苔:薄、黄、少苔、腻; 脉:沉。
辅助检查:暂无。
辨证要点:患者服上方后乏力,睡眠,饮食都有所改善,说明方证对应,因此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治疗即可,患者怕冷,容易感冒,感冒后鼻涕较多,因此加上辛温,味芳香,功擅宣通鼻窍,燥湿止带,解表散寒的白芷;因患者此次就诊时大便次数增多,因此加上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薏苡仁,利水不伤正,补脾不滋腻,增加健脾止泻之力,且《本草纲目》云:“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

中医诊断:肠蕈 脾胃虚弱,湿邪内阻证;
西医诊断:结肠癌术后;
治则治法:健脾和胃,行气化湿;
处方:人参健脾丸加味
砂仁12g 茯苓30g 陈皮12g 党参30g 白术12g 山药30g 炙甘草6g 生姜3g 黄连3g 白芷9g 薏苡仁30g

30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第3次就诊
就诊日期:2021年05月30日
主诉:结肠癌术后1年余
现病史:服上方效佳,近一月未患感冒,流鼻涕症状减轻三分之二,大便次数一天1-2次。现症见:右肩部疼痛;口干;纳可,自觉睡后仍困乏,排气多,小便可。
既往史:肝囊肿;前列腺增生;肺结节;慢性糜烂性胃炎。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质:淡红;苔:薄、黄; 脉:缓,浮。
辅助检查:2021.5.28于郑大一附院检查结果:1.肿瘤相关抗原72-4:8.68

2.未分类结晶:16 3.双肺下双肺下轻度慢性炎症 4.肝多发囊肿。
辨证要点:患者腹上方后诸症好转,并且腻苔和少苔的现象已经消失,说明患者的脾胃功能正恢复,正气渐复。此时患者出现排气增多的现象因此加上焦三仙来健脾消积,消食除胀,理气通滞。
中医诊断:肠蕈 脾胃虚弱,湿邪内阻证;
西医诊断:结肠癌术后;
治则治法:健脾和胃,行气化湿;
处方:人参健脾丸加味
砂仁12g 茯苓30g 陈皮12g 党参30g 白术12g 山药30g 炙甘草6g 生姜3g 黄连3g 白芷9g 薏苡仁30g 炒山楂15g 炒神曲15g 炒麦芽15g
30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按语: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患病率正在逐年提升。中医古籍中,并未有对结直肠癌的直接病名,但有许多结直肠癌相关的临床症状和病因的描述。《灵枢·水胀》提到:“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外科大成》称:“锁肛痔,肛门内外犹如竹节锁紧,行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

此患者当时已出现无明显原因便血,但是未得到重视,直到行肠镜时才得以重视,遂于当地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并术后进行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这些虽然都是必须的治疗手段,但是损伤了患者的正气,该患者从临床症状上来看,关键在于脾胃虚弱,湿邪内阻,需要重点补益脾胃,恢复患者的中焦运化功能,因此经过辨证论治,四诊合参选用人参健脾丸加味。

健脾丸出自《证治准绳》,《证治准绳》中提到:“治一应脾胃不和,饮食劳倦。”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用量居多,重在补气健脾运湿以止泻,共用为君。臣以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消已停之积。再佐肉蔻、山药健脾止泻;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开胃,醒脾化湿,且使全方补而不滞;黄连清热燥湿,以除食积所生之热。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共用,使脾健、食消、气畅、热清、湿化。因方中四君子汤及山药等补气健脾之品居多,使脾健运而食积消,食积消则脾自健。全方共奏消补兼施,补重于消,补而不滞,消中寓清。

医案5

人参健脾丸案例

问:人参健脾丸
服用一周后,半夜口干舌燥,但是起床后就没事了,补充一下,女,25.脾虚,症状为:经常头晕气短,干呕,腿无力。想多吃点饭就干呕,走路急也干呕。吃了人参健脾丸后,精神好些,只是有半夜口干舌燥的症状,不知道有没有问题?谢谢

答:
你好,你的情况暂时没事的。你看下自己的舌苔,如果是薄白而润的,并且嘴里并不干渴,那还继续可以吃的,是对证的。如果白天嘴巴里干了,那要停段时间,说明胃阴也虚了。你按上面我说的斟酌下吧。
追问,现在吃药两周了,半夜口干的情况也没有了,白天更是没有什么症状,胃口好一点,精神好一点了,谢谢你!

答:你好,我的推荐如下,我会给你具体的理由:
1.你吃药前必须要养成的习惯是晚上10点半前睡觉,并且性生活要半个月左右才能有一次,否则吃药起不到作用,因为丸药的效果是缓慢而持久,如果不注意生活的话,那吃的效果都浪费在其他方面上了。另外生冷的食物要不吃,冰的饮料更不能吃。
之所以先写生活是因为它们太重要,不做好的话吃药没功效。

2.我推荐的丸药是你提到的人参健脾丸.理由如下:

一:你的脾胃有隐疼,想打嗝又打不出的感觉,那这个丸药就必须有行气的作用,能够把你的气给理顺,否则的话没用。这三个丸药中只有人参健脾丸的功效比较全面,理气的作用很明显。

二:你的舌苔中焦有剥落,并且还厚腻,那这个药必须要缓和而不能凶,不然你吃了会有副反应的,比如上火等,并且丸药还要行气化气,总之要调整你一身的气机,才能逐渐把你的舌苔改过来。这个要求也是人参健脾丸最合适。附子理中丸很凶的,行的作用很弱,不适合你的症状,对特别虚弱而气机条畅的人比较合适。

三:你的大便不好但手脚温暖,说明你下焦的元阳是可以的,就是说肾中元阳很不错,我们只需要调节脾胃之阴阳就可以了。
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都不错的,但是人参健脾丸行的效果更好,而且它基本包括了后者的功效。我认为对你的情况是最合适的,也最稳妥的。
至于你的脉沉以及汗出的多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随着丸药功效的发挥是可以逐步巩固下来的。
另外吃药你要保持耐心,这个药绝对不是一个星期可以起效果的,而是需要2个月,2个月后你必然能感受到全新的感觉,并且一旦起效果,就很稳固,人就可以真的健康起来了 。

再会。

人参健脾丸这个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人参健脾丸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副作用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的,如果有症状,是可以坚持服用较长一段时间的。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状。人参健脾丸适合用于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症状,炎症引起的,要先在医院指导下治疗炎症。治疗后可适当服用人参健脾丸调理。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苍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都可以服用人参健脾丸。

阳气虚弱。

舌有白苔,那是脾胃消化不良,舌尖裂开,可能体内有热,有可能是寒邪化热。 常年手脚冰凉,与你的脾胃消化不良有关。胃不好,脾自然也会不好,脾胃相互表里。

因为血是从脾胃来,中焦取汁化赤,为之血。你消化不良,血不能及时被送到全身,手脚冰凉那是自然的。

喜欢按肚子,那是一种人体本能。因为体内有寒淤滞,所以人本能用手按着那里,手上有一个穴位,总是用手按着,是让手上的能量顺着穴位传过去。
背部偶尔有寒,表明阳气虚弱。因为背后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主管人体一身之阳气,若背后感到冷,是阳气大衰的象。

若是调理的话,那必须配合运动。
吃温性食物,散掉体内的寒气,断掉热邪的源头。每天下午还要去运动,时间最好是3点5点左右,因为这个时候刚好是膀胱经当令,此时运动有助于阳气生发,同时也可以带动脾阳的生发,达到健脾的效果。
胃寒是很容易散掉的,我之前有段时候,胃寒,胃疼的死去活来,回家之后,天天吃小米粥 大枣,每天下去拉膀胱经,半个月胃寒就散掉了。

另外每天早上一碗空腹粥,有助于振奋阳气,驱散胃寒。不过,在吃东西之前还是先把大便给排了最好。

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以食欲减退,食后腹胀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胃脘痛、腹胀、呕吐、

嗳气、泄泻、便秘,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脾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因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则小腹胀坠、脱肛等。胃气不降反而上升,则可见嗳气,恶心,呕吐等;润燥失宜,胃阳不足,胃失通降,可见食欲减退,嘈杂易饮,干呕,呃逆,甚至噎膈,大便干结;脾虚湿困可见食后饱胀,倦怠乏力,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细弱而数等症。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其病变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变主要在胃。脾胃同病,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

脾胃不和:高血压病多由精神紧张,忧思郁结,嗜食肥甘,饮酒过度等使肝肾阴阳失调,脾胃不和所致。治疗原则以平肝清热,育阴潜阳,滋肾涤痰等为主。 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易反复,建议你用楂脾cha来调理。楂脾cha适用于脾胃虚寒人群饮用。 香砂六君丸与健脾丸哪个比较强?
前方比后方偏温热。
前方力专于行气兼温补,
后方力缓且散,又行滞又补气又安神又益血(四面使力便散)。

二个方子,不是一个水平层次。
用人参健脾丸虽说能改善体质和症状,但要除根怕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属于老好人的方子。四面玲珑,结果一面强的都没有。
而香砂六君丸则能确实冶愈脾胃虚寒气滞、气滞大于虚寒。
当然虚寒大于气滞的只需要改变各味剂量即可解决。
人结肠炎历经几年,中西名医诊治多次,花费巨大,不见疗效,甚至越治疗越见加重趋势.后遇病友给以药方使用,效果很好.
1:香砂六君丸单成药服用即可(严重病历可加次服用,每天四次或五次,空腹服用效果更好.香砂六君丸有几个厂家都生产,价格不等,不过效果本人感觉都可以,每天药费不过1快钱).可长期使用,没有副作用.还可滋补. 2:虽然使用六君丸控制住或很少在犯疾病,但好象还没除根,想起一个老中医朋友介绍滋补根治药方,每天服用山药粥.每天两次,山药烧粥,当成稀饭吃.目前以根治.

根据我经验药方不见得贵就好,以上两方坚持使用,或长期使用,即可根治,每天花费不过2快.适合所有结肠炎患者,对于有脓血的患重症者,可加用修复肠黏膜的药物,西药,很便宜的那种(药铺一问就知道本人忘记了)或使用中药败酱草

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避免喝酒2两年不吃水果3从不喝凉水,加温即可4治疗期间禁止吃火锅5严禁吃冷饮或冰激凌,或从此不吃

以上是本人治疗经历,曾给多人使用均以根治,希望广大朋友坚持使用,不用怀疑,对于长期不能根治患者,那么这个药方也应该可以控制,既然不好根治,那么每天三四十快的药和一块的药就没区别.不如选用可以长期使用没有副作用的,物美价廉的.

本人是为了积德造福所以公布,希望广大患者重视并使用,并广为传播,造福广大患者.希望朋友们遵守我说的注意事项,只要遵守,就有可能根治. 末了还想多说一句,目前很多西药具本人体会,效果不好,如果你使用效果好,请记得这是中医功劳,也是中医优势,请正确区分中西医区别,各有优势,不要诋毁中医瑰宝.

香砂六君丸久吃容易伤阴,伤人正气,不建议长期服用!
长期吃补肾的伤脾胃。



想健脾祛湿,你用参苓白术散;想单纯补脾胃之气,你用四君子汤;想健脾的同时补气血,你用归脾丸;如果是吃不下饭、肚子胀,发现舌头上有白白的很厚一层舌苔,你就可以吃健脾丸。

健脾丸不是大补的药,可以吃的久一点,2到4周都可以。

不过,如果吃了几天没什么变化,甚至出现了副作用,说明你辩证的不准确,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或者胃阴虚,那就别再吃了。

所以大家最好一开始就找专业医生辩证清楚,确认健脾丸对症,再吃不迟。

证治机制

脾胃虚弱,饮食内停证。脾胃属土,虚则化湿,“脾喜燥恶湿”,中湿不运则脾胃升降失常,上不能纳谷下降则饮食减少;下不能散精升清则便溏腹泻,气机升降不畅则脘腹痞闷。

方义

方中人参益气健脾,麦芽消食积,健脾开胃,《汤头歌诀》评注染骤雅共为君药。白术助人参益气健脾;山楂、神曲助麦芽消食化滞,共为臣药。又佐以陈皮理气健脾和胃;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痞。诸药相合,共成消补兼施之剂,使脾健食消。因本方君药有人参,故又叫“人参健脾丸”。

临床

①健脾丸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具有消补之功。若寒甚,可加附子、干姜;呕吐,酌加生姜、半夏。②对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者皆可用本方化裁。 附方 枳术丸白术二两(60g),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30g)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9g),白汤下,无时。功用:健脾消痞。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积。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弱。



健脾丸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