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葛花解酲汤

酲(chéng)醉后神志不清的样子。葛花葛根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分。主治: 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等症




葛花解酲(chéng)汤
(方歌)






组成

木香 五分(1.5g)  人参 去芦  猪苓 去皮  白茯苓  橘皮 去白,各一钱五分(各4.5g)  白术  干生姜  神曲 炒黄  泽泻 各二钱(各6g)  青皮 三分(1g)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 各五钱(各15g)。


方歌

葛花解酲泽二苓,
香砂青陈蔻仁并,
姜曲参术健脾胃,
分消温化酒湿灵

葛花解醒香砂仁
二苓参术蔻青陈
神曲干姜兼泽泻
温中利湿酒伤珍

葛花解酲泽二苓,
砂寇青陈木香并,
姜曲参术温健脾,
分消寒化酒湿灵。


用法

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米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现代用法:共为极细末,和匀,每服9g,温开水调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

酒积伤脾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方解

本方证因嗜酒中虚,湿伤脾胃所致。酒本水谷之精液酝酿而成,体湿性热,其性慓悍,少饮能通行气血,内助消化,外御风寒。若恣饮无度,则脾胃受伤,湿饮内阻,升降失常,而为眩晕、呕吐、胸痞、食少等证。内外分消是治疗酒积之良法。

方中葛花为君,甘寒芳香,长于解酒醒脾,其性轻清发散,能使酒湿从表而解;臣以神曲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陈腐之积;蔻仁、砂仁理气开胃醒脾,以除痞闷,增食欲;二苓、泽泻渗湿止泻,引酒湿从小便而去;饮酒过多,必伤脾胃,故又以人参、白术补中健脾,干姜温运化湿;木香、青皮、陈皮理气疏滞,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酒湿得去,诸症自解。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发汗和利水并行,以分消酒湿;二是消食理气和补气健脾同用,以邪正兼顾。

君——葛花甘辛凉,为解酒专药,使酒湿从肌表而散。
臣——神曲解酒消食;砂仁、白蔻醒脾和中,开胃消食。
佐——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木香、青皮理气化滞;干姜温中和胃;人参、白术健脾燥湿。
使——陈皮辛苦温,调和诸药。
诸药相合,共奏化酒祛湿,温中和胃之功。
运用要点:本方为治酒积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饮酒过度,致使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饮食减少,身体疲倦,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酒积伤脾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等为辨证要点。

2、加减运用:伤酒为病,随人体之阴阳而有寒化、热化之分,若偏寒者,加吴茱萸以温中祛寒;若湿从热化,湿热内盛而见面赤烦热,口渴饮冷等证,又当减去辛燥之品,改用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之药。此外,枳椇子善利湿热、解酒毒,酒湿热化者亦可选用。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饮酒过量致醉,或嗜酒成性者。

4、源自[元朝]李杲(gǎo)《脾胃论》

另方

《脾胃论》卷下。

【组成】莲花青皮(去瓤)0.9克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 人参(去芦) 猪苓(去黑皮) 白茯苓各4.5克 神曲(炒黄) 泽泻 干生姜 白术各6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极细末,和匀。每服10克,用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除。













葛花解酲汤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