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利湿通淋,祛除风湿,风湿所引起的疾病:尿路感染,出现排尿的时候像米汤一样的尿液,白带过多,淋病,乳糜尿,小便频数,膏淋白浊,尿感染,泡沫尿,风湿痹痛,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疼痛,腰膝酸软、酸痛。
组成
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 各等分(各9g)
方歌
萆薢分清石菖蒲,
萆薢乌药益智俱,
或益茯苓盐煎服,
通心固肾浊精驱。
缩泉益智同乌药
山药糊丸便数需
萆薢分清益智仁,
乌药墓蒲草盐苓,
湿浊下注肾阳虚,
膏淋白浊带下宁。
萆薢菖蒲益乌草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入盐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
功用
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
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方解
本方主治之白浊,乃由下焦虚寒,湿浊不化所致。下焦虚寒,气化不利,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尿浊如米泔,或如脂膏。治宜温暖下元,利湿化浊。
方中萆薢利湿而分清化浊,为治白浊之要药,故以为君。石菖蒲辛香苦温,化湿浊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虚寒,用以为臣,《本草求真》谓石菖蒲能温肠胃,“肠胃既温,则膀胱之虚寒小便不禁自止”。二药相伍,总以祛湿浊为主,故佐入益智仁、乌药温肾散寒。
益智仁能补肾助阳,且性兼收涩,故用之温暖脾肾,缩泉止遗;乌药温肾散寒,除膀胱冷气,治小便频数。入盐煎服,取其咸以入肾,引药直达下焦,用以为使。原书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则其利湿分清之力益佳。综观全方,利湿化浊以治其标,温暖下元以顾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医家杨倓的《杨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并改名为“萆薢分清饮”。
臣——石菖蒲辛香微温,化湿去浊。
佐——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善止遗浊尿频;乌药温肾行气,善治小便频数。
使——食盐,咸以人肾,引药直达下焦。
诸药共奏温暖下元,利湿化浊之功。
运用要点:临床应用以小便混浊,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主治下焦虚寒淋浊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小便浑浊频数,舌淡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虚寒腹痛者,可加肉桂、盐茴以温中祛寒;久病气虚者,可加黄芪、白术以益气祛湿。
3、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等下焦虚寒,湿浊不化者。
4、使用注意:湿热白浊则非本方所宜。
医案 1
周男,27岁。
三年前患者割包皮术后恢复期出现尿频,当地男科医院考虑:前列腺炎,予药物口服无效,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为:前列腺炎,口服药物(右归胶囊、前列舒通胶囊配合中药口服),服药期间症状减轻,停药后恢复原状,后上述症状加重,逐渐出现阴囊潮湿,未在治疗。
既往体健。不健康性行为史7年。包皮术后。无过敏史。
20200208一诊
尿频尿急,小便细、偶淋漓不尽,偶伴无力感,色白,量大。阴囊潮湿。早泄。眠可。饮食佳。唇微干。
处方:柴胡18龙骨15黄芩6生姜6桂枝6茯苓6大黄6牡蛎5大枣6党参6生半夏6磁石15。7剂日3服。
20200225二诊
未见明显改善。
尿频尿急(仍),小便细(仍)、偶淋漓不尽(仍),偶伴无力感(稍改善),色白,量大。阴囊潮湿(稍改善)。早泄(仍)。眠可。饮食佳。唇微干(仍)。
处方:益智仁10石菖蒲10乌药10萆薢10金樱子10土茯苓15薏苡仁20芡实20。10剂日3服。
20200305三诊
阴囊潮湿较前明显改善。
尿频尿急(仍,无明显改善),小便细(明细改善)、偶淋漓不尽(改善,次数减少),偶伴无力感(改善),色白,量大。阴囊潮湿(明显改善)。早泄(仍,无明显改善)。眠可。饮食佳。唇微干(减轻)。无其他不适(无烦渴欲饮,我恶心,无水肿,无小便热痛,无腰部恶寒,无腰膝酸软,无关节疼,无麻抽筋,无口苦口干。大便正常。)
处方:前方10剂日3服。另:配服【金贵肾气丸】,说明书服。
20200316反馈:
总体减轻。
尿频尿急(稍改善),小便细(正常)、偶淋漓不尽(继续改善,次数减少),偶伴无力感(无),色白,量大。阴囊潮湿(明显改善)。早泄(仍,无明显改善)。眠可。饮食佳。唇微干(改善)。无其他不适(无烦渴欲饮,我恶心,无水肿,无小便热痛,无腰部恶寒,无腰膝酸软,无关节疼,无麻抽筋,无口苦口干。大便正常。)
处方:同前,10剂,颗粒剂。
医案 2
乳糜尿是指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使尿液呈乳白色的混浊液,称为乳糜尿。
贾某,男,59岁。在1年前因前列腺手术而出现小便混浊,多次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服药期间,小便混浊略有改善,可停药又出现小便混浊,自觉术后全身不适,近因病友推荐而前来诊治。刻诊:小便色白如米泔、时呈膏状,腰酸,手足不温,困倦乏力,自觉气憋小腹而不能上行胸中,耳鸣,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弱。辨为肾虚寒湿证,治当温补肾阳、散寒化湿。
给予真武汤与萆薢分清饮合方加味:
茯苓10g,白芍10g,生姜10g,白术10g,附子5g,乌药12g,益智仁12g,川萆薢12g,石菖蒲12g,红参12g,苍术24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服药3剂,小便混浊色白略有改善,以前方6剂。三诊:气憋小腹未再出现,手足温和,以前方6剂。四诊:苔白厚腻基本消退,以前方6剂。五诊:腰酸止,以前方6剂。六诊:小便恢复正常,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治疗20余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
根据小便色白如米泔、时呈膏状辨为肾虚不固,再根据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寒湿,因气憋小腹而不能上行胸中、苔白厚腻辨为寒湿阻滞,又因困倦乏力辨为气虚,以此辨为肾虚寒湿证。方以真武汤温阳化湿利浊;以萆薢分清饮温阳补肾、分清化浊;加红参补益肾气,苍术醒脾燥湿化浊。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萆薢分清散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